昨日晚間,奇虎360和酷派集團發布公告,雙方達成戰略合作關系,360投資4.095億美元與酷派成立合資公司,并在其中占45%的股份。紅衣教主周鴻祎搬家到南方的愿望終得以“實現”。
新聞資料稱,合資公司的智能手機將以“大神”品牌進行銷售,一方面利用酷派在智能手機設計、制造、供應鏈管理和售后服務等領域的經驗,另一方面借助奇虎360移動應用開發和在線營銷能力,以期以互聯網為主要渠道,建立一個強大的移動生態系統。
周鴻祎欲解移動互聯網困局
周鴻祎對于硬件的熱衷從未停止過。
2012年,360啟動了特供機項目,先后與阿爾卡特、華為、諾基亞等手機廠商合作,推出了針對360用戶的智能特供手機。彼時,360依靠瀏覽器、網址導航和安全衛士,聚集了大量互聯網用戶與流量,它希望通過大流量來換取用戶,銷售硬件產品變現;同時,通過低價手機的銷售聚集用戶,反過來推廣360自家的產品,提高軟件的裝機量和市場占有率。
然而該項目并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成功,廠商很快就退出了360特供機計劃,360的合作對象也逐漸淪為一些不知名的廠商。
雖然此后360投資過一些硬件公司,并研發出了智鍵、安全路由器、兒童手表,不過都沒有獲得外界太多關注。
但從今年開始,周鴻祎在微博上不斷與一加、魅族、中興等手機廠商互動,并頻繁出差深圳,盡管官方給出的說法是考察360兒童衛士手表的生產基地,但坊間傳聞不斷,周鴻祎要投資深圳手機廠商。
這次與酷派的合作,圓了周鴻祎的硬件夢,就像他曾經說過的:“手機已經變成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一個器官,變成了一個新的連接點。手機打破了我們原來對邊界的定義。”
然而,隱藏在這種熱愛背后的,是360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困局。
PC時代,360憑借免費概念迅速獲得了市場認可,然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受制于移動終端的特性以及新玩法,360并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與發展路徑。
根據奇虎360的201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360手機衛士累計用戶數達到6.73億(累計用戶,不排除重復安裝),但360手機衛士環比增幅從第二季度的19.14%下降到第三季度僅5%,增速降低了14%。這說明,360手機衛士的用戶增長正在大幅放緩。
然而與此同時,騰訊手機管家、百度手機衛士紛紛宣布用戶數連續高速增長。百度第三季度財報顯示,Q3移動流量超過了PC流量,移動營收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達到了36%;Q3,阿里移動端收入增長超10倍。相比BAT,360在移動端的轉型已經落后。
值得一提的是,360無線業務在今年經歷了一次較大的人事變動,原360副總裁,一手打造360無線業務的李濤5月份離職創業,并帶走了近一半的無線業務部員工,這也給360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蒙上了陰影。
此外,各大手機廠商在手機出廠時,都傾向于內置自己的安全服務、應用商店,例如小米的安全軟件使用的就是自己投資的LBE,應用商店也為自家商店。因為預裝軟件的留存率要大于后期安裝軟件的留存率,因此這些預裝也給360造成了極大的障礙,而應用分發占據了360營收的一大部分。
受制于多重因素的影響,360的股價從最高點的109美元下跌到現在的59美元,遭遇腰斬。
因此決定投資一家手機廠商,通過硬件反哺軟件成為360的新選擇。
根據雙方協議,360與酷派達成合作之后,將為酷派智能手機提供包括移動安全、移動應用商店和手機搜索等移動端的服務。
360董事長周鴻祎說:“酷派在智能手機行業表現突出,這種強強合作的伙伴關系將在中國建立一個領先的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為用戶提供硬件、軟件和應用的無縫整合。這是我們鞏固在中國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地位,進一步把自己打造成中國領先的移動互聯網平臺的關鍵舉措之一。”
酷派大神尋求有力合作伙伴
由于受到小米模式的刺激以及市場的變化,中華酷聯開始集體轉型,例如華為獨立出榮耀、中興發布努比亞品牌,聯想成立全新子公司。
酷派目前拆分成針對運營商、電商、公開渠道的三個品牌,其中,定位于線上渠道的“大神”品牌成立電商公司獨立運營,其對標的模式是小米,由酷派原移動互聯網及電商總裁祝芳浩負責。
財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酷派營業收入149.3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4.8%;中期凈利潤同比增長94%,凈利約4.12億港元。然而另外一面是,酷派手機多從運營商渠道發售,主要以低端價位手機為主。
據了解,大神獨立后,將很快推出旗艦機型X系列和中高端N系列手機,主打2000元和1500元價位。酷派的目標是“大神”獨立運營后第一年實現100億元銷售目標,未來幾年逐步占到總銷售額30%的比重。
然而作為新晉品牌,想獲得用戶關注,除了在產品端下功夫,還需要在軟件、營銷、流量上做功課。與360的合作,能夠借助它在PC和無線端的巨大流量,為大神產品的銷售導流。同時,360的移動應用開發和網絡營銷能力,也將給大神產品提供有力支撐。
酷派董事長兼CEO郭德英表示,“酷派與奇虎360的合作,是構建強大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步驟。奇虎360是手機安全等移動互聯網服務的領先供應商,在中國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通過強強合作,我們將讓為個人用戶提供更好的、全面集成的移動互聯網體驗。”
雙方聯合結局怎樣?
周鴻祎在做360特供機的時候就曾經與小米及雷軍有過多次口水戰,他也表示,“小米的模式特別簡單,就是我經常說的互聯網硬件免費概念。”
但小米憑借互聯網思維、高性價比、粉絲經濟,在四年時間內已經迅速成長為一個年出貨量6000萬的手機廠商,這對周鴻祎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沖擊。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360與酷派的合作,是想借助雙方的軟硬件優勢,打造一個新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再造一個小米或者打敗小米。但該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已經是紅海的手機市場,留給360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正如上文所述,中華酷聯都成立了自己的子品牌以應對小米的沖擊,然而縱觀這些品牌,做得比較出色的只有華為的榮耀,其他品牌無論在出貨量還是市場份額上,都無法與小米相比。“360和酷派想在已經紅海的市場搶占市場份額,難度大,門檻高。而沒有量的積累,360軟件的優勢就沒有辦法發揮出來。”上述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兩年前360特供機流產,一方面是因為沒有把握住互聯網手機的精髓,只是一味搞低價,并沒有在軟硬件上把用戶體驗做好,同時也沒有經營的概念,從而導致銷量低于預期,廠商紛紛退出;另外奇虎360曾經深陷“泄露隱私”的傳聞,導致消費者對于360有抗拒心理,不買360的賬。這兩個問題至今仍擺在360和酷派面前,如果不解決,有可能會重蹈覆轍。
有360內部人士向鳳凰科技表示,360內部其實非常看重3Q大戰,因為它是一個分水嶺,騰訊由保住眼前勝利果實走出來,面向了怎么去拓展更大的空間;而360則變得保守,僅僅考慮如何保住勝利果實,并未再拓展新的業務,也無新的建樹。此次與酷派的合作,更像是周鴻祎在“沉寂”之后的破舊立新,尋找新的突破口。至于效果如何,還需要經過市場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