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是大多數企業復工的日子。大部分企業都為員工提前準備了所需的日常口罩,與一次性手套、消毒液等。
一些企業還制定了比較人性化的政策,無法到崗的員工,可進行線上辦公。當然,也有一些企業由于自身運營、經濟狀況等原因,做了日常開支、人員規劃等方面的資金削減,以便度過此次難關。
另外, 2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介紹:“對于企業復工,從調度數據看,大型企業相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快,上游行業和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相對下游行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進度快”。其中,浙江已超過90%,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已超70%。
近期,此次疫情對AI科技企業復工產生了哪些實際影響?筆者聯系了AI、機器人、無人機等五家不同的科技型企業,看疫情期間他們做了哪些工作。在與這五家企業的交流中,筆者發現,在疫情期間,他們雖然在自身業務層面受到了不同層度的影響,但整體還是樂觀的。
即使業務無法正常推進,也要做到不松懈
對于無人機企業迅蟻而言,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工作無法當面開展,在與客戶溝通交流方面也會存在困難。可另一方面,從公司管理層出發,他們積極調整了各部門的工作內容和考核標準,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大家在工作期間的積極性。
據筆者了解,對于“很多工作無法正常進行推進”的問題,是眾多企業普遍遇到的,但這只是疫情影響的一個方面,很多行業甚至遭到重創。如下圖(疫情期間各行業受沖擊程度)可看出,服務業、線下商業等都受到不同層度的沖擊,這些均是人群聚集密度較大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