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存在的實際信息,具有可視化、模擬性、優化性、協調性等強大特性,在復雜的機電工程中,發揮巨大優勢。
相對于CAD,BIM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管線綜合優化設計、更直觀的施工指導、數據處理、運維輔助等方面。
機電管線可視化排布
采用Revit 軟件,各專業以鏈接土建模型協同工作的方式逐專業、逐層、逐系統的進行三維排布。在虛擬真實的場景里,進行可視化的虛擬安裝建造,使設計過程更加直觀。
同時可以確保各專業模型的同步修改、協同一致。

管線三維排布近似于模擬施工,既可以在排布時發現明顯的設計缺陷,也可以為施工過程管理提供信息化數據。
管線設計優化,碰撞檢查
機電管線三維模擬排布完成后,可利用Revit軟件檢查錯漏碰缺。
檢查前將機電設備安裝各專業模型連接至土建模型中,在NavisWorks軟件中進行間隙碰撞檢查,并設置相應間隙值進行管線凈高、凈距等規范性參數的檢查。
除碰撞檢查外,還可在NavisWorks軟件模擬真實場景中進行漫游審閱,對機電管線模型在空間位置、排布層次、規范符合性等方面進行模擬驗收。
管線綜合與出圖

基于BIM模型進行綜合管線深化設計,對管線間和各專業間的碰撞、空間布置、檢修空間、凈高進行檢測優化協調,不斷完善模型。
最終利用模型輸出綜合管線、剖面、預留洞圖紙,大大減少了施工前期圖紙中的錯漏碰缺,更好地指導后期施工。
綜合支吊架優化
使用參數化模型庫中的綜合支吊架模型,在Revit中,根據不同類型管線和管線排數、間距等調整模型相應參數進行模擬安裝,并在三維場景中進行細部和節點優化,使得管線排布整齊美觀,并且解決了下層管線支吊架無法生根的問題,同時降低了支架的人工和材料成本。
機電設備安裝可視化交底
利用BIM應用軟件,結合設計及規范規定,將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復雜節點制作成圖文形式的技術交底,也可通過動畫生成施工模擬視頻,用于安裝作業前的技術交底。既便于操作工人直觀學習,也為管理人員檢查、驗收提供直觀的標準,顛覆技術交底的傳統模式。
工程量統計
利用BIM應用軟件的算量功能提取施工凈用量,一方面可與投標量、預算量進行對比;另一方面對用料進行均衡優化,為施工的定尺采購、低耗制作、精細安裝提供依據,做到限料上樓,無廢料下樓。
數字化預制加工
根據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模型,在BIM應用軟件中將管道、風管、橋架、電纜、綜合支吊架進行優化分段、組合,并模擬安裝,檢查無誤后將模型數據傳遞給加工廠集中制作,這樣減少了施工現場制作工作量和對環境的污染,既規避了不安全因素,又降低了損耗,做到了節能環保。
竣工數字模型交付
施工過程中,將工程機電設備安裝的設備、電器、管線與實際施工進度關聯起來,把施工信息及時錄入設備屬性中,并進行復核。
施工信息主要有:設備供應商,出廠日期,驗貨日期,安裝日期,驗收記錄,設備檢驗信息,業主、監理及施工單位驗收參加人員,施工信息錄入和復核人,以及天氣等等信息。以便工程竣工時,交付三維竣工模型,逐步取代紙質竣工圖,既為企業實現竣工數字樓宇入產品庫提供原始數據,也為業主單位后期運維管理提供信息化數據。

后期運維管理
將工程機電設備安裝的設備、電器、管線的幾何、物理、供應商、技術及性能參數以及施工過程、設備驗收和維護等綜合信息數據存放于竣工模型中,便于后期設備維護獲取相關信息,實現維護單位對運維過程的信息化管理。
可見,應用BIM技術于機電工程,從源頭設計環節便減少了錯漏碰缺,大大提升了施工質量及工程信息化程度。
建筑業工業化、信息化轉型離不開BIM技術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