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出生的首批含有脂肪性脂肪連接蛋白基因的體細胞轉基因克隆牛“妞妞”,近日成功繁育后代。第二代“轉基因小牛”出生后各項體征正常,身體健康,這意味著中國應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培育自主品牌的肉牛新品種邁出了關鍵一步。
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課題“優(yōu)質高效轉基因肉牛新品種培育”負責人、北京農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倪和民說,這頭第二代轉基因小牛來之不易,其母親“妞妞”經過團隊3年的努力,才于2012年8月1日在北京農學院綜合試驗基地誕生,剛出生時身體瘦弱,無法主動進食,后經過團隊人員悉心照顧,“妞妞”終于達到性成熟,可以履行繁殖后代的任務。
2014年11月2日,團隊為“妞妞”準備了由全國畜牧總站種質資源保護中心提供的秦川牛冷凍精液,并對其進行了人工輸精,完成配種。歷經299天,終于在8月28日凌晨順利產下第二代“轉基因小牛”,體重17公斤,雌性。截止到9月12日,小牛已滿半月,各項體征正常,身體健康。
倪和民表示,這意味著應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培育中國自主品牌的肉牛新品種邁出了更關鍵的一步,實現(xiàn)了三大突破。一是證明了通過體細胞轉基因克隆技術獲得的轉基因牛具有著正常繁育功能,這說明克隆牛能夠擴繁其種群數(shù)量;二是通過對小牛的檢測,含有脂肪性脂肪連接蛋白基因基因已在其身上進行繁衍,并穩(wěn)定整合,這表明該基因能夠一代代傳承;三是通過對土壤環(huán)境指示生物蚯蚓以及轉基因牛圈舍周圍土壤中微生物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指標的測定,未發(fā)現(xiàn)轉基因牛對周圍環(huán)境有不良影響。這說明體細胞轉基因克隆技術生產體系可用于轉基因動物的安全生產。
原標題:我國首批轉基因克隆牛成功繁育后代
原標題:我國首批轉基因克隆牛成功繁育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