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文件的關鍵結論是B2B分類信息阿里巴巴(NYSE:BABA)和B2B網站京東(NASDAQ:JD)在其各自C2C平臺上都有假貨。但是,媒體和投資者,尤其是大部分北美投資機構,把目光都盯在了聚光燈下的阿里巴巴C2C平臺存在的售假情況,卻忽略了京東這一平臺在假貨盜版泛濫的問題上并不比阿里巴巴少。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看好京東的人力辯說京東可能是這場電商大戰里的贏家,因為幾年前京東的發展似乎借鑒了亞馬遜(NASDAQ:AMZN)模式,而當時亞馬遜正是因為堅持賣正品使之在與eBay (NASDAQ:EBAY)的競爭中勝出。
但在我看來,這個類比有很大的漏洞。首先,京東目前C2C平臺上售假現象也很嚴重。而且在經過與淘寶京東平臺上的商家幾輪對話后,我認為京東C2C平臺上的售假現象實際上并不比京東好。其次,投資者忽略了正品并不是亞馬遜擊敗ebay唯一因素,更為重要的因素是亞馬遜有能力構建自身的Prime生態系統。而談到構建生態系統這點,阿里巴巴更像是借鑒了亞馬遜,尤其是其近期對優酷土豆(NYSE:YOKU)的收購更印證了我的這一觀點。(參考《阿里巴巴強大的生態系統》 Alibaba: Ecosystem Stronger Than Ever) 翻到該報告第5頁,報告談及中國電商市場時,阿里巴巴和京東都被列入售賣假貨盜版。內容如下,但可能里面最引人注目是,這份由商標工作聯盟提供的非常正式調查暗示,在阿里大面積打擊售假盜版的背景下,在京東上售假賣盜版的商家很大一部分是被阿里驅逐出去的。
這一點非常重要是因為1)這份報告認可阿里巴巴全力打擊售假和盜版的態度和行為,并認為阿里巴巴已經取得一定成效。2)京東對C2C平臺的管理松懈給售假商家找到了淘寶以外的另一條出路,而這對京東的品牌形象是不利的。然而我確信京東也有自己的內部審核機制來矯正售假盜版現象。近期一些商家因為售假和盜版已被阿里巴巴嚴厲處罰趕出了該平臺,而現在京東現在正成為這些不良商家繼續作惡的沃土,對此,我建議京東投資者對這一點應該保持高度警惕。
基于以上結論,對于中國電商平臺,阿里巴巴依舊會是投資上選建議,因為該公司在B2C和C2C市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具備著在跨境電商領域持續擴張和構建生態系統的整合能力。
原標題:美媒:京東已成假貨盜版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