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App產品而言,App Store平臺無疑是應用市場最好的獲量平臺。iOS用戶普遍忠誠度較高,消費能力強,同時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對App黏性較強。
看了那么多針對蘋果新版App Store如何優化搜索排名的文章。我覺得,第一,單說搜索展示結果對于產品推廣的目標來說不成體系,從應用商店推廣目標來講,搜索是第一步,接下來是用戶點擊下載激活等,轉化才是更重要之事。第二,過分解讀搜索排名的事,而忽略下載轉化,會讓產品推廣運營人員忽略一些更重要的事。有時候我們做事難免受輿論左右。
展示與下載本來就是一個籃子里的事兒,下載轉化更事關營收與增長,App詳情頁副標題、評論、描述、視頻、截圖,有些影響搜索排名,另一些則深深影響下載轉化,一定要把二者結合起來講。
為什么沒人講?從IOS服務商角度來說,ASO優化,形成產業鏈的是干預型ASO(積分墻、機刷、協議刷)。而基礎優化部分(產品名、副標題、關鍵詞)只作為免費提供的服務,當然不會花太多心思去想這些事兒,我給你帶量就得了,轉化是你的事兒。
站在CP角度,則需思考更多,獲量不等于轉化率,以結果為導向,多思考幾步,這關乎年終獎金,職位升遷,對公司而言則是下一筆融資的厚度。
IOS10時代,頭部App霸占流量入口,小App難上位
IOS10,流量入口在榜單+搜索排名。說到ASO優化,通常是偏技巧型,因為ASO同于SEO,都是以覆蓋關鍵詞為主,服務于搜索。所以,事情沒那么復雜,以刷為主、以關鍵詞覆蓋為主,基礎優化不那么重要。只需站在自我視角,用戶在一個房間里,榜單排名前幾位的就那些,沒太多選擇。
IOS11時代,沒有流量霸主,流量被打散,洗牌后成功靠自己
改版之后的蘋果應用商店,蘋果編輯推薦展示+搜索成為兩大流量入口。有人說只是榜單后置,刷榜被弱化了,顯然不是榜單后置那么簡單。
試想一下:一個全新的媒體化、內容化的生態平臺,一個每天都有很多有趣、原創、優質新興App被蘋果編輯推出來的。如果你不去優化內容提升下載轉化,會有多少人搶走你的用戶,搶走你的營收?

看看公眾號發展了這么多年,篩篩洗洗,優質內容逐漸被放大。據說公眾號到了5+2時代,平均閱讀率5%,打開率2%。這個數字只能說明,用戶都被優質內容搶走了,劣質內容拉低了平均數。用戶總是跟著優質內容走的。
此后,媒體化的新版App Store不再是從前的App Store,用戶有更多選擇,除了優化搜索排名外,你得在內容上拿出誠意,拿出你的漂亮有趣,你的貼心好玩……拿出讓用戶不得不下載的理由。也就是說,你必須轉變為用戶視角。
新版App Store推廣,應始終把握兩個目標
優化搜索排名和提升下載轉化,兩個目標缺一不可。從影響因素的微觀角度看,改版后優化搜索排名和優化下載轉化的因素其實變化不大,有些項目的影響變小了,甚至沒得玩了比如協議刷。有一些新增項也許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比如視頻。但事情就這么簡單嗎?
玩了一段時間IOS11,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在全新平臺上,如果讓App提升轉化率呢?這么多年,我們所親歷的,無論在餐飲、電商、媒體業、還是公眾號里,大量有趣、優質、創新的品牌崛起,曾經雄霸一方但不跟隨用戶與時俱進的大品牌倒下。互聯網讓世界的競爭變成平行世界,大品牌獨享流量的時代早就過去。蘋果要干的也是這么個事兒,把更多主動選擇權交給用戶。
做關鍵詞覆蓋,這種偏技巧的ASO優化不涉及塑造App的吸引力,只對搜索展示有幫助,下載轉化卻需要吸引力。舉個例子,以前我們聽音樂,按分類聽,如搖滾、流行、民謠等。現在分類標簽是:電音-小心被電到哦,安靜的歌-此刻,風兒也在駐聽,獨立民謠-躁動與鼓點。為什么這么改?都是為了迎合年輕群體,更個性的表述讓專輯更吸引人。這樣的優化自然也是為了提升轉化率。
具體來說,影響關鍵詞排名和下載轉化的因素有哪些?

1、影響搜索排名主要有兩類:除了干預型ASO后,主要是文本相關性(副標題、關鍵詞)。其他如應用描述和評論對搜索排名幾乎沒什么影響。
2、影響下載轉化的因素主要有三類:1)渠道質量,主要是高精準詞的轉化更好;2)App展現部分:包括產品名、副標題、描述、促銷文本、ICON、預覽視頻、預覽截圖、評論;3)外部因素:品牌影響力、行業因素等。
內容這么多,但絕不是填空題。完成每一項細節工作的同時應始終思考你的目標。以目標為導向,那么每一項該如何優化?有沒有可衡量的標尺?每一項工作做完后,該如何評估,又該如何改進?溪姐建議始終把握三把標尺。
第一把標尺:遵循理性的ASO優化技巧
ASO優化技巧,有些是蘋果設定的規則比如字符數,分隔符等,另一些則是需要我們去摸索總結的。ASO技巧主要體現在詞上,反應在搜索排名上。
針對副標題的優化技巧:
經測試,副標題在IOS11公測版中已經有影響權重了,優化技巧有三點:
1、標題位置權重最高,適合優化核心詞;
2、盡量簡短通順,不堆砌關鍵詞,不出現競品詞,否則審核容易被拒;
3、體現產品特色,提升下載轉化。
針對關鍵詞的優化技巧:
1、選擇關鍵詞中品牌詞、行業詞、競品詞;
2、根據相關度、熱度、競爭程度,整理關鍵詞;
3、針對關鍵詞進行分級,區分核心關鍵詞、重要關鍵詞、一般關鍵詞。
優化技巧上,靠前位置權重更高、價值越高的詞建議靠前。重點關鍵詞用分隔符隔開、保持關鍵詞完整可能提升權重。字數在100字符內。
此外,應用主類別的匹配度也會影響搜索排名。新版還有一些新增內容,比如促銷文本,但這個不會影響關鍵詞覆蓋和搜索排名,其他,應用描述、評論這些,對關鍵詞覆蓋也沒有影響。
第二把標尺:講述有吸引力的故事
假定你的App獲得好的搜索排名,或者被蘋果編輯推薦了。用戶在瀏覽時會不會點擊、下載就得看你會不會講故事,內容出不出彩了。很多人會說這有那么重要嗎?看看下圖,在新版邏輯下,如果不會講故事只會被競品拍死在沙灘上。蘋果爸爸給了你那么大展示空間,你的內容質量決定后續轉化的一切。

講故事的能力對下載轉化的影響至關重要,副標題、評論、視頻、截圖、描述這些都可以產生故事。
說到IOS推廣,以前大家確實不重視這一塊,拿視頻來講,以往主要做視頻的都是游戲類App,我們做了一個關于視頻的調研,發現近期有很多非游戲類應用開始投入視頻或者找外包公司做新視頻進行投放。所以決策層的認知升級才是決定結果的關鍵,執行人員只能提建議,老板要有認知、給出預算,才能驅動下面的人把事兒做好。
那么,要講一個什么故事,訴諸什么內容?
首先,得站在用戶場景下,理解他們是一群什么樣的人,年齡、興趣、有什么其他特點;其次想象什么內容可以打動他。
其次,選定一個訴求點的時候思考,到底什么讓用戶欲罷不能?它引發的故事,情感價(情感溫度)是高還是低?比如嬰幼兒教育類App的情感價就比較高。故事講完后要讓用戶進入到投入的、沖動的、非你不可的狀態。
而對于情感價低的產品,內容則更難表達一些,但也要想方設法讓讀者保持進一步了解你的興趣。推薦一本《盆地與山林》的書(看起來很枯澀的話題),可以做個記錄,在看書過程中,腦子里出現了什么問題,最后會發現這些問題每過一頁會換一個。作者通過一些小的難題與謎題一直吸引讀者跟著走,而且,麥克菲很狡猾地把它們安插到合適位置,用醒目的插圖、強烈的特征描述以及各式各樣的逸聞趣事咬合在一起。
看看keep的描述,它沒有記流水賬一樣講述產品的功能,而是找到用戶最想要解決的難題,先從用戶視角切入,引導用戶往下走,然后給用戶提供解決方案,這時安插產品特色。它沒有一上來就說自己如何如何專業,“自律給我自由”也完全是從用戶角度出發,對于移動健身這樣專業的垂直新領域,如果給你包裝你會怎樣講述?而keep卻講了一個用戶(我)是如何擁有完美身材的故事,以此讓用戶產生共鳴。
Keep的描述是這樣的:
「Keep」— 你的移動健身教練,隨時隨地練就完美身材。
健身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 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去健身房,家里又沒有器械(一句話擊中你的需要)
- 健身房沒有私教指導,不知道如何安全正確地開始健身
- 網上攻略太多,不知道哪個靠譜,練了之后沒有效果
「Keep」解決的方式:
- 根據用戶場景、健身目的、有無器械編排各種訓練計劃,2分鐘也可以完成一次健身訓練
- 所有動作均配有視頻,標準的動作演示和精確的語言描述帶你快速入門
- 權威健身專家把控內容,為每個人制定科學的健身計劃
你的App詳情頁展示的內容也應盡可能給用戶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所有設定的場景,那些副標題、視頻、截圖、描述、評論,哪些刻畫與信息,必須朝著一個目標,必須給人某些收獲與價值或情感共鳴,促使人想要進一步了解你。拿視頻與截圖來說,可以講述產品與用戶之間互動的故事,增強情感共鳴。
產品好也要會包裝,會講故事。這樣轉化自然高,當然,一個很爛的產品故事講得再好,用戶留存也不會好。此外,搜索后的用戶轉化及DAU等也會對搜索排名有影響。
第三把標尺:依據轉化數據優化改進
去年,App推廣還是以獲量為主訴求,到了今年,開始有很多CP關注ROI,關注利潤,反應到工作中,就是很想知道流量的來源與質量,因為對流量來源與質量的識別,直接決定了后期的運營轉化率,所以ROI思維成了各大活動的主口號。
關注投入產出比,其實是關注最終的轉化,這種思維的變化有來自企業自身營收的壓力,也有投資方的壓力。
此前,有游戲CP朋友反映說:ASO相比自然流量還是比較少的,它所能影響的程度也無法考量。所以,我們非常期望ASM(蘋果競價廣告)國內上線之后,能夠把各項數據環節打通,能夠精確地判斷ASM帶來的用戶量和其他推廣渠道帶來的用戶量的質量怎么樣,這是我們游戲廣告主最關注:精確地分析到每一個數據、每一條轉化環節、每一條鏈條、后期的ROI問題。
ASM這一塊天然有看轉化數據的優勢,它可以跟蹤到每一個詞帶來的用戶,如果嵌入SDK做埋點,還可以看到更多用戶轉化、留存、付費等數據。反映在優化改進上,就可以實時根據ROI數據判斷哪個詞多投、哪個詞少投或不投。
其實ASO方面,也可以根據蘋果后臺數據,來看你優化之后的數據變化,并有針對地進行改進。通常的做法是做A/B測試,用兩套方案來看數據轉化,這里主要是看一個階段的數據,因為蘋果后臺一天的數據可能出現異常。
此外,如果想對某個點進行測試,在評論、視頻、截圖、ICON、副標題、描述之間選一個點進行優化,之后再看數據。當測試好了,再大推。此外,做視頻優化、截圖優化,都可以看數據變化。得養成定期看數據,分析數據的習慣。
我們做信息流廣告、做DSP廣告,都要根據轉化率進行內容優化。好的內容,可以提升10%-20%的點擊量。其實道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