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低眉
在龍年的春晚上,陳坤表演節目一開嗓,網友們都笑了。
雖然歌唱實力的確不差,但是他的眉毛實在是太搶鏡了。無論他在唱歌中做何表情,左邊眉毛始終微揚。
而陳坤當晚自我調侃似的作出了回應,自拍一張發微博寫道:“過年了!要怎樣鬧~才真心地快樂!”
他的眉毛可以只揚一邊,這是天賦異稟嗎?還有不少博友質疑是不是整容打肉毒桿菌太多了,結果一邊臉僵硬。更有博友對著鏡子自己試了試,結果發現只能兩邊一起上揚或往中間皺。難道是陳坤的臉部肌肉特別好使,還是真的如博友質疑整容失敗了呢?
眉毛最常見的動作有揚眉和皺眉
不少人總以為眉毛的作用不大,在五官中是可有可無的,形同虛設。但事實上,眉毛的作用并不小,眉毛對于人類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有效分流從額頭上留下的汗水,最大限度地防止含有細菌和鹽分的汗液侵入眼內。
眉毛最常見的動作有兩種:揚眉和皺眉,揚眉是眉毛向上移動;皺眉則是把兩側眼眉距離拉近。而不少人也實驗過了,自己只能眉毛兩邊一起上揚或往中間皺。廣東醫學院人體解剖學教師李哲說,別看只有這兩個動作,要用到的表情肌(在解剖學中,將能夠執行豐富表情的肌肉稱為表情肌,或稱面肌)卻有好幾種。實際上,人們每個表情的產生,都需要十幾塊到幾十塊肌肉的參與,協同運動方能彰顯表情。
眉毛的動作具體要運用到哪些肌肉呢,李哲一一做了解釋:
揚眉:顱頂肌。顱頂肌這一大塊肌肉位于頭頂,形似耳麥,分兩個部分。額肌收縮可揚眉和上提鼻根部的皮膚,這一動作常在仰視時發生,也可見于恐懼和吃驚的表情。額肌的收縮還可產生額肌橫紋,也就是“抬頭紋”。一般這樣的橫紋由5-10條大的橫紋和數目不等的中等大小橫紋交織在一起。
皺眉:皺眉肌。位于眼眉內側端的一小塊錐形肌叫做皺眉肌,這塊肌肉的收縮可以在兩眉之間產生縱向、垂直或斜向的皺褶。大家經常在某些人臉上看到的“川字紋”就是皺眉肌持久收縮亢進導致的,幾條皺紋長約2-4厘米,相距1厘米。
眨眼:眼輪匝肌。眼輪匝肌環繞眼睛,對于睡眠和眨眼必不可少,也是魚尾紋形成的“罪魁禍首”。
壓低眉眼:降眉間肌。降眉間肌是位于額肌內側部一小塊錐形肌,可將眼眉的內側端下拉,參與皺眉和雙眉集中動作,同時有助于避免過強的光線。眼輪匝肌收縮使眼眉下降和縮緊(皺眉、降眉、緊眉),皺眉肌收縮使眼眉(主要是眉頭)向中央和向下運動(皺眉、降眉),額肌收縮使眉毛上提(揚眉)。由于眉頭有皺眉肌限制,揚眉時以眉毛中外側上提為主。
單側揚眉并不是特異功能
常練習也能學會
我們的兩眉同時運動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有些人可以讓一邊眉毛單獨揚起,而像陳坤那樣單獨揚起還特別夸張的更是少見。
其實,從解剖學角度分析,我們的額肌是左右各一塊,只在內側緣下端融合;降眉肌則是左右兩塊;而左右肌肉分別接受不同側面神經支配,所以既然是左右不同側面神經支配,因此眉毛只揚一邊是可以做到的。
按照李哲的說法,單側揚眉的技能常常是后天訓練所得。不過也有一種情況大家可能不容易想到,就是避免強光入眼。其實,所有這些和眉相關的肌肉最重要的功能都是避免強光直射入眼——在黑暗的環境中突然射來一束強光,人們會下意識地皺眉;而如果光線從斜方向進入,很多人就會單眼抬眉。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尚未證實,在《格式解剖學》中認為,一般在鼻根的上方形成明顯的垂直皺紋,就說明這個人很可能是長期暴露于強光下。
【特別提醒】
不明原因高低眉
要當心是面癱
除了像陳坤一樣掌握單側揚眉的特異功能之外,一般人發現自己突然兩邊眉毛運動不對稱了,那就很有可能是面部神經出了問題,出現了面癱的情況。
面神經麻痹(面神經炎、貝爾氏麻痹),俗稱“面癱”、“歪嘴巴”,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看到病人出現高低眉、流口水等基本癥狀了,我們就可以認定他患上了面癱。”省立同德醫院神經內科胡智偉主任說。
胡智偉主任解釋,一般來說,如今很多青年人得面癱,其主要原因還在于過度疲憊,因為面癱發病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抵抗力下降時突受寒涼或感染病毒所致。
“馬上又要到面癱高發期了,冬季轉春季,氣溫變化很大,加上春季病毒性感冒流行,往往這個時候稍不留神,面癱就會找上門。” 胡智偉提醒。
他表示,青年人容易被面癱侵襲,主要有幾個關鍵時刻。比如開車的人,往往認為打開車門就進了家門,所以下車時很容易忽視頭頸部的保暖。其實,這個打開車門的時刻,就極易讓面癱鉆了空子,因為此時車內溫度高,而車外溫度非常低,面部突然受寒,導致面部神經缺血水腫,進而致使面部表情肌癱瘓、面神經麻痹,形成面癱。
同樣的情況,從家里出門準備開車的人,或者從辦公室走到室外的人,也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否則在開門一瞬間,冷風一吹也是非常容易導致面癱的。
“還有一點,我要提醒大家,飲酒后,人通常會感覺遲鈍,同時覺得燥熱,這時經常會不經意地脫下衣服或者去掉帽子、圍巾,結果一冷一熱,神經難以經受住‘考驗’,更容易發生面癱。而連續幾天聚會、熬夜玩樂不斷后,人體抵抗力降低,容易被病毒侵襲,也會出現高低眉,產生面癱。”胡智偉主任說。
面癱剛發生時,通常在面部沒有明顯癥狀,有些人會感到舌頭發麻或者半側臉發麻,也有人感覺臉部肌肉感覺松弛,臉部像眨眼睛沒有平時那么“聽話”,這些情況出現之后的一兩天,才開始面部歪斜。所以,一旦有了這些信號時,胡智偉建議,患者應馬上到醫院治療,抓住最佳治療時機,治療的時間越早,愈后效果越好。“面癱的急性期一般是5到7天,得先用藥物治療消炎消腫,刺激神經后,再進行針灸治療。”胡智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