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現在讓你去買一個耳機,你會去附近的商店買還是會上網網購?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后者,因為第二種方便又省時,足不出戶便要什么有什么。隨著像以物聯網為核心的高科技方案引入至電子商務中,網購的人只會越來越多。物聯網是一個智能設備的生態系統,這些設備可以接入互聯網并相互連接。物聯網不僅從客戶方改變電子商務,供應方也會因此做出轉變,如庫存管理和物流。
早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商業就開始利用智能設備來改善服務和監控產品了。1982年可口可樂公正式投放自動販賣機,機器會顯示里面還剩多少可樂,可樂有多冷等等。而今天,得益于互聯網和物聯網,商業早就今時不同往日了。
好處:庫存管理、供應鏈管理、個性化
庫存管理
物聯網傳感器和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徹底改變的庫存的管理方式,無需人工介入,就能獲得像產品類型、可用性、過期日期等等重要產品信息。對于企業主來說,它有助于監控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例如,傳感器能檢查倉庫內的溫度是否低到足以存放易腐爛的產品,如果不是,則向系統發出警告。智能貨架的引入更是進一步推動了庫存管理,它們能夠監控商品數量,當其數量不足時能夠自動重新訂購,以避免缺貨不足。人為錯誤和工作時間都會因此大大減少。
供應鏈管理
追蹤產品運輸從未如此精確和詳細,有了物聯網傳感器和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后,產品在哪,運送速度以及儲存環境等信息,通通都是用戶可知的。這能夠讓包裹到達時間更近準,丟包率和誤送率大大降低。
個性化
企業對特定客戶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提供個性化的體驗和方案,有效地轉化為忠誠度和收入增長。從智能家居里獲得的信息能夠大大增加商業機會,例如,如果某戶人家里的微波爐是很耗電的,這時候你就可以打電話過去推銷一個省電微波爐了。保險公司已經在使用由物聯網技術授權的設備,如GPS和速度傳感器來追蹤個人行為和駕駛習慣了,所以他們在向開車謹慎的人推銷的時候,就會多給予折扣,而在向喜歡超速的人推銷時,就會著重于更高的保險金額。
壞處:失業、數據安全、成本
失業
自動化進程會導致失業率上升,因為機器取代了部分人員的職位,越來越的職位被機器取代,人們的購買力就會下降。所以公司可以通過引入機器節省開銷,但最后卻會丟失客戶。
數據安全
數據安全問題仍然是物聯網智能設備(如智能鎖或智能家居安全系統)的弱項,因為這些設備可以獲取個人信息。
成本
盡管基于物聯網的解決方案逐漸變得更便宜和大眾化,但也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夠負擔得起的。只有大型企業能夠完全利用其優勢,從而遙遙領先同行的小型企業,所以中小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變得更加艱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