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方便面產品近幾年一直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市場容量每年已達到500億元左右。但方便面市場競爭激烈,品牌集中度非常高。康師傅、統一和華龍三大品牌就占據方便面市場60%以上的市場份額。預計2010年方便面產品的市場增長勢頭將會減緩,銷量的主要增幅來自地級市、縣級市、縣城和鄉鎮市場。省會城市方便面產品的增速會逐步降低,對于北京這樣的直轄市,方便面產品的銷量甚至有下降的趨勢。方便面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會進一步加劇。
為了更精準了解方便面產品的消費需求,競爭態勢和潛在的市場機會,使方便面生產企業,特別是中小方便面企業能夠做到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品牌策劃、產品策劃、市場策劃和銷售策劃,最大限度降低方便面企業品牌和產品的市場營銷風險,快速提升產品的銷量,穩健地做強品牌和做大市場規模,北京精準企劃于近期對北京方便面產品做了一次專項、深入的消費者需求市場調研。
精準企劃市場調研部對調研問卷進行了專業的設計,并對被訪消費者在性別、年齡和收入等方面做了科學的配額。本次調研采用國際通行的CLT(CentralLocationTest),即集中定點市場調研方式,共訪問方便面產品的消費者310人,其中男性占52.5%,女性占47.5%。
按照統計學的原理,本次調研的置信度在96%以上,完全符合市場調研的準確度。精準企劃
希望以消費者需求調研數據為基礎,為方便面企業做大產品銷量和做強品牌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營銷建議和思路。
康師傅、統一和今麥郎壟斷京城方便面市場
調查結果顯示,北京消費者經常吃的方便面品牌中康師傅排名第一位,占80.0%,遠遠超過其它品牌;排在第二位的是統一,占消費者選擇比率的36.5%;今麥郎以25.5%的比率進入方便面市場的前三強。往后依次是白象占消費者經常吃的方便面比率的7.0%,五谷道場也以6.5%的消費者選擇比率排在第五位,其它品牌的方便面產品合計占消費者經常吃方便面比率的16.0%。可以看出,康師傅、統一和今麥郎三大品牌基本壟斷了京城方便面市場。
消費者非常關注方面產品的口味和品質
該項調研結果表明,方便面產品雖然是方便食品,但消費者購買時非常關注產品各部分的細節。除了口味以49.0%的比率排在消費者購買方便面產品考慮因素的第一位以外;同樣有38.5%的消費者關注面的品質;關注品牌和價格的消費者比率分別為30.5%和27.0%;關注方便面里面的配料和面的彈性的消費者比率也分別達到26.5%和26.0%。同時還分別有18.5%和17.0%的消費者更關注方便面產品的營養和衛生。可見方便面產品差異化營銷的機會非常多。
桶裝面的銷量已接近袋裝面
在北京市場消費者吃桶裝方便面數量的比率為43.5%,吃袋裝方便面數量的比率56.5%。
消費者吃袋裝方便面的數量比率已接近袋裝方便面。從該項調研結果不難看出,北京消費者對價格較高的桶裝面的接受程度更高。
消費者認為每袋方便面的價格在1.6-2.0元更適合
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認為每袋方便面的價格在1.6-2.0元最適合的比率最高,占37.5%;認為每袋方便面價格在1.1-1.5元的消費者選擇比率排在第二位,占29.5%。往下依次是認為2.1-2.5元最適合的占17.5%;2.6-3.0元最適合的為8.0%;1元及以下最適合的為4.5%;認為每袋方便面價格在3.0元以上最適合的占3.0%。表明目前每袋方便面的價格在1.6-2.0元之間消費者認為是更適合的。
消費者認為每桶方便面的價格在2.6-3.5元更適合
當我們北京精準企劃的調研人員問及每桶方便面價格多少錢最適合時,分別有33.8%和31.8%的消費者選擇2.6-3.0元和3.1-3.5元最適合,兩項合計達到65.6%;同時也有17.4%的消費者認為每桶方便面的價格在2.1-2.5元最適合;選擇3.6元以上的消費者比率合計也達到13.9%。可以看出目前每桶方便面的價格在2.6-3.5元之間消費者認為是更適合的。
干拌面的增長速度超出很多人的預計
在北京消費者吃干拌面的比率達到24.2%,吃泡面的比率為75.8%。表明干拌面在方便面市場同樣有著很大的消費空間。方便面企業在產品線規劃是可以考慮同時推出自己的泡面和干拌面產品。
方便面產品的重度消費者群體比率很高
從該項調研數據可以看出,平均每月吃方便面的花費在哪個區間的都有。其中每個月吃方便面花費在21-30元的比率相對較高,占消費者選擇比率的25.1%;每月吃方便面花費在6-10元和11-20元的比率分別占21.5%和20.0%;每月吃方便面產品花費在30元以上的重度消費者合計達到27.2%。在北京市場方便面產品的重度消費者群體比率很高。
北京方便面產品的消費量有下降的趨勢
與方便面產品市場容量巨大相對應的是,北京消費者今年吃方便面的數量與去年相比有下降的趨勢。如圖所示,與去年相比消費者今年吃方便面數量減少的比率為36.9%;表示差不多的消費者比率為34.7%;回答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的消費者比率為28.4%。方便面產品在食用方便的同時,如何滿足消費者對方便面產品口味、營養等方面的需求成為所有方便面企業必須思考的營銷課題。
消費者認為現有的方便面產品有哪些不足
消費者認為現有的方便面產品主要有以下24個方面的不足:1、口味不好;2、不夠健康;3、配料不好;4、廣告做的太假;5、口味單一;6、肉太少了;7、容量少;8、品質差,包裝誘人但味道不盡人意;9、沒營養;10、配料單一,口味差;11、吃多了不爽;12、量少料差;13、面不是很彈;14、面不夠勁道;15、吃多了營養不勻衡;16、不適合經常吃;17、越吃越膩;18、配菜少19、口味品種少;20、味精太多;21、調料不豐富,不營養;22、油包雜質太多;23、味太濃,吃多了就不想聞到那味了;24、生產日期條碼不清等等。
中小方便面企業如何挑戰康師傅品牌
康師傅方便面產品在我國方便面市場占據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場份額,可以說康師傅方便面在產品口味、品種、包裝、品牌傳播等方面都走在該品類的前面。但通過細致的分析我們也能發現康師傅方便面的特色程度在逐步降低,不可能在每一個細分市場都占據優勢。中小方便面企業和新進入方便面市場的品牌完全可以通過差異化的品牌策劃、產品策劃、市場策劃和銷售策劃,在某個細分市場或某個區域市場取得競爭優勢,借此在方便面市場做強做大。
以下就舉幾個大家都熟悉的方便面品牌、產品差異化營銷的成功案例:
一、品牌定位差異化。比如五谷道場通過
為了更精準了解方便面產品的消費需求,競爭態勢和潛在的市場機會,使方便面生產企業,特別是中小方便面企業能夠做到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品牌策劃、產品策劃、市場策劃和銷售策劃,最大限度降低方便面企業品牌和產品的市場營銷風險,快速提升產品的銷量,穩健地做強品牌和做大市場規模,北京精準企劃于近期對北京方便面產品做了一次專項、深入的消費者需求市場調研。
精準企劃市場調研部對調研問卷進行了專業的設計,并對被訪消費者在性別、年齡和收入等方面做了科學的配額。本次調研采用國際通行的CLT(CentralLocationTest),即集中定點市場調研方式,共訪問方便面產品的消費者310人,其中男性占52.5%,女性占47.5%。
按照統計學的原理,本次調研的置信度在96%以上,完全符合市場調研的準確度。精準企劃
希望以消費者需求調研數據為基礎,為方便面企業做大產品銷量和做強品牌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營銷建議和思路。
康師傅、統一和今麥郎壟斷京城方便面市場
調查結果顯示,北京消費者經常吃的方便面品牌中康師傅排名第一位,占80.0%,遠遠超過其它品牌;排在第二位的是統一,占消費者選擇比率的36.5%;今麥郎以25.5%的比率進入方便面市場的前三強。往后依次是白象占消費者經常吃的方便面比率的7.0%,五谷道場也以6.5%的消費者選擇比率排在第五位,其它品牌的方便面產品合計占消費者經常吃方便面比率的16.0%。可以看出,康師傅、統一和今麥郎三大品牌基本壟斷了京城方便面市場。
消費者非常關注方面產品的口味和品質
該項調研結果表明,方便面產品雖然是方便食品,但消費者購買時非常關注產品各部分的細節。除了口味以49.0%的比率排在消費者購買方便面產品考慮因素的第一位以外;同樣有38.5%的消費者關注面的品質;關注品牌和價格的消費者比率分別為30.5%和27.0%;關注方便面里面的配料和面的彈性的消費者比率也分別達到26.5%和26.0%。同時還分別有18.5%和17.0%的消費者更關注方便面產品的營養和衛生。可見方便面產品差異化營銷的機會非常多。
桶裝面的銷量已接近袋裝面
在北京市場消費者吃桶裝方便面數量的比率為43.5%,吃袋裝方便面數量的比率56.5%。
消費者吃袋裝方便面的數量比率已接近袋裝方便面。從該項調研結果不難看出,北京消費者對價格較高的桶裝面的接受程度更高。
消費者認為每袋方便面的價格在1.6-2.0元更適合
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認為每袋方便面的價格在1.6-2.0元最適合的比率最高,占37.5%;認為每袋方便面價格在1.1-1.5元的消費者選擇比率排在第二位,占29.5%。往下依次是認為2.1-2.5元最適合的占17.5%;2.6-3.0元最適合的為8.0%;1元及以下最適合的為4.5%;認為每袋方便面價格在3.0元以上最適合的占3.0%。表明目前每袋方便面的價格在1.6-2.0元之間消費者認為是更適合的。
消費者認為每桶方便面的價格在2.6-3.5元更適合
當我們北京精準企劃的調研人員問及每桶方便面價格多少錢最適合時,分別有33.8%和31.8%的消費者選擇2.6-3.0元和3.1-3.5元最適合,兩項合計達到65.6%;同時也有17.4%的消費者認為每桶方便面的價格在2.1-2.5元最適合;選擇3.6元以上的消費者比率合計也達到13.9%。可以看出目前每桶方便面的價格在2.6-3.5元之間消費者認為是更適合的。
干拌面的增長速度超出很多人的預計
在北京消費者吃干拌面的比率達到24.2%,吃泡面的比率為75.8%。表明干拌面在方便面市場同樣有著很大的消費空間。方便面企業在產品線規劃是可以考慮同時推出自己的泡面和干拌面產品。
方便面產品的重度消費者群體比率很高
從該項調研數據可以看出,平均每月吃方便面的花費在哪個區間的都有。其中每個月吃方便面花費在21-30元的比率相對較高,占消費者選擇比率的25.1%;每月吃方便面花費在6-10元和11-20元的比率分別占21.5%和20.0%;每月吃方便面產品花費在30元以上的重度消費者合計達到27.2%。在北京市場方便面產品的重度消費者群體比率很高。
北京方便面產品的消費量有下降的趨勢
與方便面產品市場容量巨大相對應的是,北京消費者今年吃方便面的數量與去年相比有下降的趨勢。如圖所示,與去年相比消費者今年吃方便面數量減少的比率為36.9%;表示差不多的消費者比率為34.7%;回答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的消費者比率為28.4%。方便面產品在食用方便的同時,如何滿足消費者對方便面產品口味、營養等方面的需求成為所有方便面企業必須思考的營銷課題。
消費者認為現有的方便面產品有哪些不足
消費者認為現有的方便面產品主要有以下24個方面的不足:1、口味不好;2、不夠健康;3、配料不好;4、廣告做的太假;5、口味單一;6、肉太少了;7、容量少;8、品質差,包裝誘人但味道不盡人意;9、沒營養;10、配料單一,口味差;11、吃多了不爽;12、量少料差;13、面不是很彈;14、面不夠勁道;15、吃多了營養不勻衡;16、不適合經常吃;17、越吃越膩;18、配菜少19、口味品種少;20、味精太多;21、調料不豐富,不營養;22、油包雜質太多;23、味太濃,吃多了就不想聞到那味了;24、生產日期條碼不清等等。
中小方便面企業如何挑戰康師傅品牌
康師傅方便面產品在我國方便面市場占據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場份額,可以說康師傅方便面在產品口味、品種、包裝、品牌傳播等方面都走在該品類的前面。但通過細致的分析我們也能發現康師傅方便面的特色程度在逐步降低,不可能在每一個細分市場都占據優勢。中小方便面企業和新進入方便面市場的品牌完全可以通過差異化的品牌策劃、產品策劃、市場策劃和銷售策劃,在某個細分市場或某個區域市場取得競爭優勢,借此在方便面市場做強做大。
以下就舉幾個大家都熟悉的方便面品牌、產品差異化營銷的成功案例:
一、品牌定位差異化。比如五谷道場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