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周一宣布,11月海外市場汽車銷量校上年同期下降1%,這是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出現的首次同比下滑。消息一出其股價大跌。
相比之下日本車企的業績無一不亮麗,這要得益于新款車型的推出以及日圓匯價的走弱,還有就是去年嚴重沖擊日本汽車在華銷量的反日抗議活動在中國告一段落。
豐田汽車及其在中國的兩家合資企業稱,11月在中國的汽車銷量較上年同期跳增41%;本田汽車11月在中國的銷量同比攀升102%。
10月本田汽車在華銷量同比勁揚211.6%,9月亦大增118%。
“日本汽車制造商有更多空間來投資銷量落后于對手的中國市場,日圓走貶帶動其在美國市場獲利提升,”Hna DaetooSecurities汽車分析師Song Sun-jae稱。“對現代汽車而言,中國因素在11月消失,同時美國銷量仍然低迷。”
現代及旗下起亞汽車總共的汽車銷量在全球排名第五,兩者股價周二分別收低4.2%和5.2%,受累于11月汽車銷量疲弱,且日圓兌美元降至逾六個月低位。韓國綜合股價指數收低1.1%。
**中國策略與美國困境**
現代在北京的新廠于去年投產,幫助抵消了美國市場需求停滯的影響。不過即便如此,現代11月在中國的銷量也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
北京新廠是現代在中國的第三家工廠,該廠擁有30萬輛的年產能,且計劃明年提升到45萬輛。
現代考慮在中國設立第四家工廠,力爭2015-2016年維持中國市場份額在10%左右,屆時中國汽車市場的規模預計會增至2,000萬輛。
但新廠何時設立尚未宣布,消息人士早前表示,現代集團主席鄭夢九對于大舉擴張產能保持謹慎態度。
現代1-11月在美國的銷量僅增長2%,今年銷售目標落空已成定局,為近年來的首次。
現代押注其新款的Genesis和索納塔(Sonata)轎車明年將使銷量提升10%,不過分析師說,產能局限和競爭加劇會給銷售帶來壓力。
11月時現代汽車承認夸大了北美逾100萬輛汽車的燃油經濟性,令該品牌口碑在美國市場遭到打擊。
“匯率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競爭也變得白熱化,”IM Investment & Securities分析師RyuYen-wha說。
“我認為下一代Genesis和索納塔車型不會取得之前的成就,因為設計和動力系統都缺乏新意。”他說。
現代和起亞是11月唯一出現國內銷量下滑的大型韓國汽車制造商。兩家公司竭力對抗較小的同業對手和進口汽車的沖擊。
現代和起亞汽車公布,11月韓國國內汽車銷量較上年同期均大幅減少12%。起亞汽車的海外銷量則上升2%。(完)
原文摘自路透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