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河北港口集團相關部門了解到,9月15日0時起,河北港口集團旗下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區、黃驊港區全面停止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疏港煤炭,提前15天終結“汽運煤”時代,為守護京津冀“青山綠水、藍天碧海”盡責奉獻。
按照今年2月份出臺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9月底前河北及環渤海所有港口全面禁止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煤炭。作為大型國有企業,河北港口集團勇于擔當,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嚴格執行“限汽令”,為改善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做出努力。董事長曹子玉指出,環渤海港口停止接收柴油貨車集疏港煤炭是國家、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部署,河北港口集團要態度堅決、行動迅速、科學組織、強化監管,把停止煤炭汽運集疏港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8月初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出臺《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落實國家禁止環渤海港口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煤炭的要求,9月底前集疏港煤炭一律由鐵路運輸,禁止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疏港煤炭。”


對于河北港口集團,汽運煤集港被禁,黃驊港區首當其沖。該港區獨創的由煤炭—礦石貨源搭建的“鐘擺式”運輸因失去集港煤炭車輛,“重去重回”的雙向運輸停止,滄州渤海港務有限公司、礦石港務有限公司港口運輸均受影響。盡管如此,兩個公司站在講政治、京津冀一體化的高度,不講條件地全面執行落實“限汽令”。
他們先從提高貨主、職工的思想認識入手。采取在港內懸掛條幅、向汽運司機發放宣傳單,“9月底前不再接收柴油貨車運輸集疏港煤炭”。同時,多次召集場外堆場貨主和集港煤炭貨主,解析政策信息,爭取有關貨運代理商、貨主理解和支持,抓緊調整運輸計劃,提前做好準備。對內部,在全體職工中開展“面對嚴峻生產形勢,我們怎么辦”大討論活動,向職工講清國家政策的意義所在,圍繞開拓市場廣攬新貨類、提高服務水平增強公司軟實力、改進裝卸工藝提高生產作業效率確保貨物在港安全、節約開支降本增效、引導職工樹立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增強抵御風險能力等方面創新創造,把全體職工的思想擰成一股繩,全力探索破解生產危局。

兩個公司還將執行“限汽令”視為優化港口貨類結構、尋求港口轉型升級的重要契機。為保證“限汽令”后港口運輸生產正常進行,善于創新的滄州渤海港務有限公司和礦石港務有限公司邊探索新的生產組織渠道和方式,邊鼓勵客戶通過鐵路運輸方式集港。滄州渤海港務有限公司生產運行部楊龍介紹說:“我們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提出由陽涉鐵路--邯黃鐵路進港及由包西鐵路--太中銀--石太--石德--邯黃鐵路進港兩套運輸方案,均得到了煤炭客戶的認可。”另一方面,他們積極與鐵路部門溝通協調,爭取鐵路疏港車列由每天3列增至5列,不僅有效緩解礦石疏港車輛減少的影響,更為煤炭轉為鐵路集港創造了空間。面對禁運汽運煤產生的貨源缺口,他們聯合邯黃鐵路等相關方共赴山西陽泉、臨汾、運城、長治等貨源腹地調研走訪、爭攬貨源。進入8月份后,滄州渤海公司下大力氣清理汽運煤場地,優先安排煤炭裝運船舶進港,高質量高效率發運,最大限度保障貨主利益,為停止接收汽運煤做好充足準備。

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區則發揮自身鐵路集港優勢,與黃驊港區聯動,為黃驊港汽運煤炭貨主提供大秦線、蒙冀——唐曹鐵路等更多可選集港方案。
“汽運煤”已退出環渤海港口舞臺。河北港口集團所屬秦唐滄三港正不斷調整轉型步伐,發力煤炭港鐵聯運,進一步優化貨類結構,在“轉型升級、協同發展、綠色跨越”的新路上不輟探索,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