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赫斯曾說:“如果有天堂,那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圖書館太大,書房足以撫慰我們疲憊的心?!睍渴亲钅荏w現品味、展現個性的地方,那些我們熟知的名人們的書房裝修又是怎樣一番“景色”呢?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他的Q&A網站“村上的地方”連篇撰文,介紹他的私人書房。
村上春樹不愛社交,但偶爾也會玩玩自拍,有人看到村上春樹的書房說:“這是一個可怕的摩羯座,因為他的書房太整潔了,根本不像個作家的書房啊”!


小小的書桌上也很有故事
在瑞士紀念品店買到的咖啡杯非常醒目,可以避免再次發生打翻杯子的事情。
在書上擱著的紙鎮,來自紐約Knopf出版社,上面有Knopf的招牌犬 logo ,村上形容之為“重寶”。
滑鼠墊上姆明的故事,村上春樹說它黑暗又壓抑,說明原著的“姆明”肯定不是給兒童讀的繪本。
照片右上角是臺燈底座。上面是花生狀的擺設,另外還有曾在《海邊的卡夫卡》官方網站出現過的“少年卡夫卡”出現過的蜂的擺設,但是由于村上自己不小心,把左側觸角折斷了。另外還有其他放在上面的東西,不過照片拍不到。這些都是村上的“Small Good Things”。
書桌使用全長兩米半的厚木板做成,已經用了十五年左右,村上春樹說它是非常重要的桌子。

他的書房里擺滿了唱片。村上迷戀音樂是出了名的,大學畢業后的他跟妻子一起開了一家小小的爵士吧,經營了7年。

另外還有畫家和田誠為村上作品《爵士群像》繪畫的油畫掛在墻上。
村上春樹說:“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沒有什么特別值得注意的東西。”

“我依然是這個世界上500年來白話文寫的最好的人。”——李敖
李敖很“狂”,但他是有資本的。李敖一生著作無數,其學問有多大,看完他家的書房,或許你就明白了。

李敖的書房很大,有90平米,一共劃分為待客區、閱讀區和藏書區三個區域。“敦南書房”,是李敖為這間書房起的名字。


李敖一生收藏了近20萬冊書,他所有藏書整齊的擺在書架上。除了有多面書墻,客廳大部分空間也被放置矮書柜,甚至放不下的,就高高疊在地上,有如書作的茶幾。

閱讀區采用紅木桌椅和官福椅的中式古典家具。書桌旁邊柜子頂端,一排由青銅器、青花瓷盤、青花瓷瓶組成的古董裝飾,給閱讀區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藝術色彩。

待客區域是李敖在書房接見訪客的地方。由于李敖家的書房很出名,訪客大多數要求參觀書房。所以,李敖在書房開辟了一個待客區域,專門接待來訪的客人。待客區域的沙發是紅、藍、白、紫相間的中式布藝沙發。臺燈桌上傘形的臺燈和青花瓷的花瓶,方形的實木茶幾,高腳紅木臺燈桌,構成了待客區域中式古典家居風格。


賈平凹的“上書房”大名在外,圈內人講,老賈的書房,一般人進去“鎮”不住。這話的意思大概就是,坐在里面會心神不寧,不大自在,因為里面“出土”的東西太多了。

上書房“上書房”是賈平凹的工作室之一。復式結構,200多平方米,卻顯得擁擠,甚至有點無處下腳。房間里堆滿了各種不同時期的盆盆罐罐、佛首、菩薩像。


書房門內是一個對拼起來的男性生殖器的石雕,上面掛一盞燈。附近是一個黑色佛頭,唐代風格,俊美富態,卻殘缺了。佛頭上掛著他寫的兩個字:“文觀”。

還有些“文魁”的舊牌匾,“文門”的橫幅,土地爺的神像混雜其中。


之前因為油膩一詞大火的馮唐,他的書房在北京后海的一座清幽老宅里,里面的藏書量驚人。

他的書房在北京后海的一座老宅子里,十分沉靜,不可缺的是茶和香,進書房就點支香,來客人就泡杯茶,跟進門換鞋的儀式感一樣能轉換心情。不愧是學醫出生的作家,十分懂得養生了。

馮唐寫作的書桌和座椅都是實木打造,面朝林立高樓,周圍空空蕩蕩,桌上還有鎮紙和香插,幫助他進入專注的寫作狀態。

韓寒一直以來給人的感覺都是“有個性”,這種個性也蔓延到了他的書房里。

看到廬山真面目,不知有何感想?
答曰:不敢想。
韓寒的書房只能說十分接地氣了。一眼看去,書柜的書擺放的雜亂無章,但是于他而言,應該是雜而不亂的。不過也能從中看出,韓寒的閱讀量也不小。書柜最右邊放著他的賽車頭盔。
韓寒向我們示范了一個書柜的多樣性,除了書以外,還可以放置跟自己興趣愛好相關的物品,增加書柜的使用率。

很多號稱是讀書人的都喜歡把書供起來,但真正看書的人大概也不過就是打口柜子在里面亂七八糟塞滿書,就好像你每天吃飯時用的碗筷總會放在最方便拿到的地方。
看了這些名人們的書房,只有一個感受,那就是都很“個性”。不管是古樸、奢華、素雅還是簡簡單單,它們都體現出了書房主人的品味、情趣,也許這才是書房該有的樣子。書房裝修不必千篇一律,你怎么想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