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各行各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比如說建材行業。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內公共建筑的建設和房屋建造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建材的使用需求也越來越大。
隨之而來,房價未來的走勢怎樣?建材家居市場的前景如何?成為很多人一直都在糾結困擾的問題。
建材行業與房地產行業息息相關。展現在眾人面前的房地產行業現狀包括了房企集中度不斷攀升、各地土拍熱度有增無減、精裝房高歌猛進……與此同時,作為與之息息相關的建材行業,也在收獲市場體量的增長。
房價一直上漲的根源在哪里?主要還是房子的稀缺性。西方經濟學就有一派持有這樣的觀點:稀缺來自無窮的欲望而言,用來滿足人類欲望的資源總是相對有限的。很簡單的例子就是,筒子樓的人想搬進套間,二室一廳想搬進三室一廳……人性會讓資源總是相對不足。
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是為了抑制房價不健康的漲幅,而房子作為一種商品,按照經濟規律來看,房價長期上漲才是正常。房地產作為一種稀缺性的資源,在社會與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人居環境的改善等各個方面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房地產投資有以下幾個特點:
1. 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動性。
2. 使用的長期性。
3. 影響因素多樣性。
4. 價值大量性。
5. 保值增值性。
這些特點也決定了未來住房市場的廣闊前景。
中國住房市場發展空間廣闊有多方原因加持,不僅僅是由房子的稀缺性而決定。目前中國住宅人均1.1套,人均建筑面積大概在35平米-40平米之間。與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差不多,但發達國家的面積是使用面積或者室內面積,比中國的建筑面積大25%到30%,所以人均面積并沒有到位。
從城鎮化水平說,根據國務院在《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中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國總人口將達14.2億人左右,2030年將達峰值14.5億左右,城鎮化比例將超過70%。也就是說,到2030年還將有1.85億人將進入城市,房子的數量自然也將隨需求端增長。
從現階段情況來看,我們處于一個階段性的飽和狀態,拆舊建新還會帶來大量的需求,加上家庭小型化和老齡化,會導致喪偶老人獨居、年輕人一人家庭越來越多。以發達國家為例,一人家庭在15-20%,中國現在是6-7%,未來必然增加住房套數。
總體來說,建材作為房屋建筑的基礎原料,未來隨著建筑量的不斷增加,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
看到未來和趨勢,有時并不是很困難。關鍵是能不能在趨勢變成現實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能持之以恒的堅持。住房市場前景有保障,建筑、建材,就是一個可以堅持做下去的事業。
近幾年,建材家居行業加速洗牌,原材料漲價、環保整治等挑戰不斷,其中關于“經濟下行”“生意不好做”的也論調不絕于耳,而這是因為自身業務模式有問題,而非行業發展有問題。
在建材行業步入超級時代的今天,如果自己沒有機會打造超級能力,積極融入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中材建筑科技集團把握機遇,并盡快完成了面向新市場、新客戶的規劃布局,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