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聯想一馬當先,成為最強大的中國出海品牌。緊隨其后的是消費電子類別的國際品牌華為以及電子商務市場巨頭阿里巴巴。消費電子品牌占排行榜品牌力總分的40%,在前5名中占據主導地位,聯想、華為、小米分列第一、第二和第五。這體現了中國消費電子品牌在海外的實力。
調查顯示,海外市場對中國“國家品牌”的看法正在發生變化。成熟型品牌如消費電子和航空等類別占排行榜品牌力總分的57%。雖然目前新興互聯網驅動品牌,如移動游戲和電子商務仍占有優勢,但數字品牌才是真正的贏家。合計計算,消費電子和移動游戲在上榜品牌數量和品牌力總分兩方面均領跑排行榜。這種格局也反映了中國“國家品牌”的轉型趨勢。
中國品牌面對的挑戰是國際消費者對其認知不足。不過,調查顯示,認知度和購買意愿的差距因國家而異。與日本、英國或美國消費者相比,法國、德國和西班牙消費者更加了解,也更有可能考慮購買中國品牌。WPPStore歐洲、中東、非洲區及亞洲區首席執行官大衛·羅斯表示,調查顯示,創意和產品領導力的流動軌跡已經輻射全球,消費者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國,期待在那里找到最新穎、最具創意的產品和品牌。這些變化主要表現在: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負面認知正在下降;科技品牌正在縮小“認知度差距”;互聯網驅動品牌潛力巨大;中國品牌行動速度往往快于西方品牌等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