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給不少企業生產帶來影響,在安徽,一些企業主動轉型,生產當前急需的醫用產品,不僅彌補了由疫情帶來的損失,還為疫情防控戰提供了物質保障。政府則為企業打通運輸、原料、用工方面的“綠色通道”,助力企業產品轉型及技術升級。
3月6日,位于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經濟開發區里的阜陽天勤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一片忙碌景象,30多臺縫紉機“嗒嗒聲”直響,飛速運轉;2臺裁剪機正在分切布料,速度飛快;兩三名工人在機器間來回穿梭,整理收集縫制好的防護服……試生產期間,天勤服飾一天能生產2000多套醫用防護服,目前已生產了2萬多套。

(拍攝:中服網)
而在13天前,這里還是一片干凈的空廠房,里面一無所有。“從提出生產想法,到開工試生產,前期的準備工作只用短短的幾天時間,潁東經濟開發區的辦事效率簡單是太高了。”阜陽天勤服飾部經理董中洋說,特別是在疫情發生期間,物流運輸、設備采購、原料供就、員工擴招等都到位了,才能生產,這是想都沒想到的事。
通過轉產,企業彌補了疫情帶來的損失。
據了解,疫情發生后,潁東區做好科學防控的同時,推出復工復產聯絡員和疫情防控指導員的“雙員”制度,開發區管委會又成立了7個網格包保組,采取“一企一策”,主動對接企業,開通“綠色通道”,一對一服務企業恢復產能、產品轉型以及技術升級。
身兼聯絡員的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俊禮介紹說,“在了解到天勤服飾要轉產醫用防護服的想法時,開發區管理會為企業免費提供了約2500平方米的標準化無塵車間,給企業打通運輸、原料、用工方面的‘綠色通道’,還幫助企業解決50多萬元的設備采購補貼。”
“再過兩天,企業的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也要發下來,企業轉型生產可以說是成功了。”董中洋說,受疫情影響,企業生產的戶外服飾用品一個月產值至少損失200萬元,轉產醫用防護服每個月產值在500萬元左右,銷路不愁,由疫情帶來的損失通過轉型生產很快就能彌補回來,企業堅定了產品轉型的信心與決心。
據了解,目前,潁東區已有4家企業成功轉型生產,2家企業正處于轉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