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快消品牌,很多人心中都會下意識地想起:zara,優衣庫這些讓人耳熟能詳的快時尚品牌,自從入駐中國后,就展現了令人驚艷的發展勢頭,前景讓很多人看好,也收獲了一大批中國消費者的喜愛。
但是,不敵疫情,時裝行業首當其沖,曾經輝煌一時的Zara關店1200家,這位曾經的快時尚品牌服裝巨頭,為何面臨如此大的危機?

01 風靡一時的zara究竟怎么了?
zara,是獲得很多都市年輕人青睞的快時尚品牌,因為它緊跟時尚潮流,能夠讓不少人花很低的價錢,享受到追逐時尚的快感,成為很多人心中的“性價比之王”,很多明星也親自為zara帶貨,畢竟花十分之一的價格,就能夠享受與經典大牌同樣的服裝款式,這樣的誘惑誰能不愛呢?
盡管屢次身陷“抄襲”丑聞,但也沒能阻擋zara 屢敗屢戰,向全球進軍的野心。當然,具有廣闊前景的中國消費者市場,也成為了以zara 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們想要入駐的競爭高地。
輝煌之時,zara曾經在短短四十余年間開出超過7000間分店,并且能夠躋身高級商場,與頂級奢侈品品牌比鄰。
2011年, Zara打開中國市場的第一家門店位于成都市區核心地段總府路樂森購物中心,在zara進駐之前,樂森購物中心一直定位高端,主要駐扎著一批奢侈品牌。zara能夠進入這樣的商場,足見其發展前景。
但好景不長,既forever21去年宣布退出中國市場之后,Zara的營業狀況也出現了危機,6月13日,zara的母公司Inditex宣布:關閉1000至1200間Zara門市!
消息一出,時尚界嘩然,1200家店面什么概念,這意味著Inditex所有門店數量的13%~16%的店鋪將關閉。

消息足夠令人驚訝,但也并不是空穴來風,從forever21宣布“全軍覆沒”退出中國市場后,就足以觀察得到,快時尚的日子也并不好過。這一次又碰上快時尚行業的“寒冬”到來,zara 大面積關店,也不足為奇。
據 zara的最新財報顯示:今年2月至4月出現了4.09億歐元(約合32.6億元人民幣)的凈虧損。看似關店,實則是在嚴峻形勢下,不得不斷臂求生的一種無奈手段。
02 衰落背后有原因!
奢侈品牌路易威登董事長Daniel Piette曾經這樣說:“Zara 是世界上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零售商 ”。
但是曾經的“快消巨頭”面臨不得不大面積關店的窘境,實在是讓人難掩好奇心,去窺探zara這個“巨人”轟然倒下的原因在哪?
1.質量不好,價格卻不低
很多人對于zara 的第一印象就是:款式時髦,質量卻差到爆!
Zara的缺點也是不少快消行業的通病:盡管能夠滿足人們追逐時尚潮流的腳愿望,卻無法給人們帶來愉快的穿著體驗。更有不少人反映,穿著zara的衣服,就好像在身上披了一塊粗糙的麻袋。
何況zara 主打“高性價比”,但卻不見得它的價錢與普通時裝品牌相比,多么具有優勢:一件襯衫小三百元,一件小吊帶199也是常規價格,款式最新,質量好一些的產品線如TRF系列的最新款常常價格要飚至500以上。
盡管款式著實誘人,但往往買回來的衣服一過水就很難再上身。與同樣檔次,卻以質量贏得口碑的優衣庫相比,Zara的價格和質量著實成為短板。
2.快消行業,不注重積累,難以有穩定的客源
除了價格與質量的硬傷外,Zara最大的困境,是作為快消品牌,根本無法積累穩定的客源。
款式靠“模仿”大牌,然而沒有明確的品牌標簽,基本上當季流行元素都可以在Zara的服裝上體現出來,但倘若詢問Zara的什么賣得最好?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而反觀競爭對手優衣庫,卻能夠讓很多消費者對他們家的牛仔褲情有獨鐘。
作為快消品牌,自然無法積累到穩定的客源,主要的購買人群是追逐潮流的時尚男女,而時尚又是一個更新換代極快的產業,流行元素隔兩三個月再看,就已經成為被潮流所拋棄的“土味元素”。從這樣看來,Zara款式時髦,卻沒有回頭客。
而在這一點上,中國本土的品牌海瀾之家就拿出了不一樣的銷售策略,官方主打廣告語:“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就夠了!”這樣明確的定位,就是在為自己積累穩定的客源,向潛在的消費人群釋放信號:在海瀾之家購物,能夠滿足你一整年的衣物需求。
這樣,海瀾之家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粉絲,尤其是不喜歡在挑選衣物上浪費時間的男士。穩定的客源,讓海瀾之家能夠在“寒冬”之時尋求自保;而缺乏穩定客源的Zara則在這樣的困境下,不得不低下頭來。

03 走捷徑的人,雖然快,但走不遠
Zara在市場上的潰敗,也正能映照一些職場人士的現實:喜歡走捷徑,達成目標快快,卻不是長期發展的良策。盡管是服裝行業的企業無法應對現實的案例,卻也能為職場人士敲響警鐘:
1.拒絕誘惑,不走捷徑
Zara已開始進駐中國市場,就是看中了中國消費者龐大的消費力,才讓它們在貪婪欲望下迅速擴張商業版圖,忽視了前期的積累。
同樣在職場中,也會面臨著諸多誘惑,讓你迷失方向,想要走捷徑,但是在這樣的誘惑擺在面前時,就應該保持理智,合理思考怎樣的路才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能夠最大限度提升自己能力的路。
只有擺脫誘惑,才能夠腳踏實地。
2.不要一開始目標定得太高,亂了分寸
目標對于職場人士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目標代表著今后的努力方向,與自己職場成就的遠景,具有很強大的激勵作用。
但是目標也不能夠制定得過高,制定過高下意識認為自己無法完成,這樣一來目標就失去了激勵作用;同樣, 目標過高,在自己進行執行監督時,意外情況到來時,就容易讓自己方寸大亂,反而喪失了信心。
3.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做好積累,才能夠厚積薄發
俗話說,語速則不達。
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來扎扎實實地提高自己的職場實力,才能夠讓自己厚積薄發。
而缺少前期積累,就好像空中樓閣,經不起實踐的檢驗,更不能讓自己實現真正的進步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