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企業多年來專注做一個產品,各個環節親力親為,并且有所成就,我相信社會給予它的評價主要不在于經濟價值,而是會奉之為道德楷模。
但是如果有一家企業,它并不專注于一個產品,而且熱衷于把自己早年奠定的品牌,授權給上千家外部伙伴,自己則主要負責品牌傳播,那么它大概率上會背負“吃老本”“欺世盜名”的聲譽,因為它不符合大眾對企業工匠精神的預期標準。
但是如果這樣的企業能夠在媒體評論十年來看衰的情況下,始終維持增長,那么你至少應該反思一下,原來對企業的認知標準可能出了問題。
這家企業就是南極人,一家瘋狂賣吊牌的企業。

1、南極人反常的增長模式
從2008年開始,南極人陸續關閉工廠,轉向品牌授權模式。根據2019年財報,南極人合作供應商達1113家,合作經銷商達4513家,授權店鋪達5800家。
盡管采用品牌授權和代工廠的企業比比皆是,但是像南極人這樣授權多達上千家,可謂空前絕后。
而且南極人的品牌授權門檻并不高,以天貓為例,獲得授權只需繳納10萬元保證金,而中國服裝行業品牌授權的鼻祖恒源祥的合作工廠則需要繳納100萬元保證金。
近10年里,有關南極人的商業評論,一邊倒地看跌南極人的增長模式,但是南極人卻離奇地逆勢增長。
從2016年到2019年,南極人營業收入翻了8倍,高達39億元,其中品牌授權及相關服務收入翻了3倍,高達13億元,而且品牌授權的毛利率高達93%。
放棄自營工廠和線下門店,全面發展品牌授權、電商和互聯網營銷服務,南極人一往無前。
為什么這樣的增長模式仍然能推動南極人持續增長呢?
2、南極人持續增長的原因
小勝靠計謀,大勝靠趨勢。南極人的崛起剛好是洞察趨勢來培育能力的結果。
1、電商轉型的先發優勢
南極人成立于1998年,是中國最早的內衣品牌之一,首創保暖內衣產品,早期聘請了著名影星劉德華代言,馳名中國。
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電商企業迎來了大規模發展的契機,南極人就是早期完成電商轉型的服裝企業之一。
不同于其他服裝企業出于清理庫存的目的而轉戰電商,南極人的轉型更為徹底。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模式。
2010年,南極人將銷售渠道加速轉至電商。2012年,南極人的NGTT(南極人共同體)模式建立完畢,品牌和電商服務模式轉型基本完成。
這時南極人產品銷售收入約70%來源于電商渠道,而且較早積累了更契合電商模式的柔性供應鏈體系。
這兩年風靡一時的電商直接對接供應鏈的生產模式,南極人早就“咀嚼”過了。

2、高性價比的大眾品牌定位
中國市場經濟起步晚,人均可支配收入長期處于較低水平。2018年京滬人均可支配收入首超6萬元,只相當于美國80年代水平,性價比仍然是中國消費者重要的購物標準。而且中國人口眾多,大眾化服裝的市場規模首屈一指。
南極人廣泛的品牌授權,迎合了大眾市場定位,依托高周轉的供應商體系和縮減中間環節的電商,實現了較高的性價比。加上電商和供應鏈轉型較早,先發優勢和經驗積累進一步降低了模式成本。
據華金證券估算,南極人模式的加價倍率約為1.7-2.0倍,遠低于國際快時尚品牌和中國傳統服裝模式。
近年電商渠道持續下沉,低線城市消費群體的購買力有限,偏向大眾化、高性價比定位的南極人成為行業最大受益者之一。
3、中國生產工藝和產業鏈的成熟
在南極人的諸多增長要素中,最為重要的還是充分利用了中國服裝產業鏈的成長紅利。
20世紀90年代,中國服裝行業剛剛起步,現代化工廠仍然屬于稀缺資源,市場處于供小于求的狀況。只要有服裝企業可以在某個品類上保量供應,就可以取得領先地位。
這時中國服裝市場屬于生產導向,更別提什么產品創新、品牌價值,雅戈爾、杉杉股份等服裝企業都經歷了這樣的階段。
但是自從2010年后,中國服裝現代化產業鏈迅速崛起,Nike、Adidas等國際品牌紛紛在中國建立代工合作。
此時中國服裝行業進入品牌主導階段,中國服裝市場缺乏的不再是生產設備和工藝,而是整合產業資源,搶占消費者心智的品牌?;谶@種契機,以韓都衣舍為代表的一大批淘品牌迅速崛起。
其中,南極人還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而且相比于后來者淘品牌們,南極人憑借傳統服裝行業的經驗,整合產業的能力表現得更加卓越。

南極人之所以敢大規模、低門檻地開展品牌授權,正是趕上了服裝現代化產業鏈的成熟和增長期。中國服裝工廠的生產質量普遍越來越高,南極人只要錨定好中國服裝市場大盤,品牌大規模授權的風險就會越來越低。
與其說南極人是在經營服裝生意或品牌授權服務,不如說南極人在做產業投資。大規模品牌授權,相當于投資產業內多家服裝生產企業,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只要中國服裝市場整體上是波動上升的,南極人在未來就是大概率增長和盈利的。
近年,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消失,企業大多患有流量焦慮癥。其實,相比于流量這種容易感知、備受矚目的媒體資源紅利,南極人抓住的時代紅利更加隱秘、深厚。
科特勒咨詢集團中國區合伙人王賽博士提出了“企業增長區=宏觀經濟增長紅利+產業增長紅利+模式增長紅利+運營增長紅利”。南極人剛好齊備:
宏觀經濟增長紅利:中國服裝市場消費者眾多,購買力有限,性價比意識普遍較強
產業增長紅利:電商產業的崛起,服裝現代化產業鏈的成熟、
模式增長紅利:電商到供應鏈的品牌整合服務模式
運營增長紅利:媒體流量投放,大數據分析技術
從戰術的角度看,南極人瘋狂的品牌授權令人瞠目結舌,但從戰略的角度看,南極人的敏捷轉型和利用趨勢的能力,著實領先當下絕大多數創業者。只是它的增長模式顯得太不符合常理。
3、大規模品牌授權的適用條件
瘋狂的南極人,一家專賣吊牌的服裝產業“投資公司”。其品牌授權模式的增長除了基于上述趨勢紅利,還有傳播學和經濟學原理的成因。
南極人的品牌授權,基本實現了電商平臺上服裝、服飾、家紡類名詞搜索的全域覆蓋,加上南極人擁有阿里聚劃算的倚天會會員資格,獲得了更多媒體資源和推廣機會。
無論你在淘寶/天貓上搜索哪個相關品類名詞,都能看到海量的南極人產品信息。
根據曝光效應,消費者更喜歡自己熟悉的事物。品牌授權,使得南極人的品牌信息在電商平臺上無處不在,增加了消費者認知度和熟悉度。

而且各授權商家的產品信息都匯集在“南極人”的品牌關鍵詞上,使得任何有關“南極人”的品牌傳播活動,都會賦能到各授權商家,實現了品牌傳播層面的規模效應。
但是南極人的品牌授權模式并不能作為企業增長的常規行為,品牌授權模式更適用于四個基礎條件:
產業鏈和制造工藝成熟
產品標準化和同質化
產品消費的試錯成本低
市場需求廣泛并且穩定增長
1、產業鏈和制造工藝成熟:保證整體產品質量穩定
品牌授權最大的隱患,就是授權商家的產品質量可能存在問題。一旦產品質量問題暴露,各種顧客投訴、法律糾紛和社會輿論都會指向該品牌,導致品牌聲譽損壞,授權體系土崩瓦解,這是商業評論家們批評南極人的焦點。
為了支持大規模的品牌授權,企業就需要處于一個擁有成熟制造工藝和產業鏈的行業,這樣才能保證授權范圍內的產品質量整體上都處于較高的水平。

2、產品標準化和同質化:規避市場過度競爭的價格戰
任何標準化、同質化的行業,都面臨著市場過度競爭的問題。結果就是,行業產能過剩,浪費經濟資源,而且企業利潤率普遍偏低,缺乏足夠的資金從事產品創新。
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和百草味所處的零食行業正處于這樣的競爭格局。去掉包裝,你根本分不出這是哪個品牌的零食。
品牌授權模式剛好可以通過產業內聯盟化合作,由若干核心品牌分別統領產業伙伴,避免小品牌林立導致過度競爭,甚至引發價格戰。
小米、華為等領導品牌正在擴展電子消費品的業務范圍,臺燈、空氣凈化器、電動牙刷等,不勝枚舉。以品牌授權和代工廠的模式各自形成聯盟,一定程度上統領了市場格局,規避了過度競爭。
3、產品消費的試錯成本低:緩解品控不到位的風險
品牌授權,無論有多么完善的授權審核和品控機制,都難保授權產品不出問題。問題產生的影響越嚴重,品牌授權的范圍就應該越小。所以品牌授權越流行的行業,產品往往屬于結構和功效都很簡單的品類。
比如服裝行業,即便買了件上衣出現質量問題,也不至于產生嚴重后果,甚至有時你根本沒有留意。
相反,房地產行業、汽車行業,絕對不會有企業隨便做品牌授權賣貼牌。因為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可能會損失慘重,不惜傾家蕩產和企業打官司。
因此,品牌授權模式適用于產品試錯成本低的品類行業,盡量緩解品控不到位的惡劣影響。

4、市場需求廣泛并且穩定增長:錨定行業基本盤的利潤
品牌授權模式會極大地提高產量,并且存在著品控風險。因此,為了消化庫存,抵消品控不佳的風險成本,所選市場就要盡量的廣闊,最好長期處于增長態勢,以便充分利用品牌授權的商品資源,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正如服裝行業,南極人授權上千家服裝生產企業,相當于做了定向分散投資。只要服裝行業市場大盤是穩定增長的,那么南極人的收益就會錨定著市場大盤一路增長。這和投資的邏輯非常相似。
其實,要想采用品牌授權模式,同時滿足上述四個條件的品類行業并不多,除了服裝行業,還有一些傳統中醫藥企業,會把品牌授權給面膜、洗手液、保健茶飲、保健藥貼等生產廠家。諸如此類,猶待發掘。
4、增長模式,文無定法
2017年,可口可樂把首席營銷官(CMO)改為首席增長官(CGO),2019年科特勒咨詢集團發布《首席增長官的崛起》白皮書。從此,增長成了商業界的高頻詞匯。
但是互聯網變革20年,中國產業結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經濟、新商業模式的誕生,往往不被大眾看好。因為它不符合我們的常識,甚至違背直覺和預期,“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成了落后者標準的發展路徑。
Grant最近負責一個微商品牌的戰略轉型和增長項目,第一次了解到,一個認真經營的微商品牌,竟然可以養活成百上千的家庭,培育出一批開得起保時捷的創業者。世界上的新鮮事物,總有一些會打破你的固有認知,打破你的玻璃心。

翻閱網上近十年關于南極人的分析文章,幾乎每個商業評論家都說南極人要完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南極人轉型至今依然增長良好。
品牌授權是一種中性的市場和品牌方法,選擇與否,結果如何,自有其衡量標準和矯正方法。能用理性認知解釋的問題,就不要用直覺和道德來評判。
當然,作為企業戰略顧問,Grant相信市場和品牌的運行規律。南極人瘋狂的品牌授權模式,雖高收益,但高風險,未來行業如何變遷,增長模式如何調整,還是未知數。
只是當面對一個違反常識的事物時,要勇于跳出慣有套路,可對其保留置疑,而不要斷言否定。
孫子曰:“人無常師,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文無定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