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貝爾在之前其實是一個非常知名的品牌,也非常受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但是近兩年很多快時尚品牌都出現了業績下滑的趨勢,拉夏貝爾就是其中之一。不僅面臨著線下實體被大批關店的局面,還有即將退市的風險,現在已經連續兩年更改公司名稱了,并且現在還準備學南極人開始“賣吊牌”。
南極人已經成為了“賣吊牌”的代名詞,這個意思就是說自己不生產產品,把自己的品牌授權給其他的品牌和工廠,牌子還是這個牌子,但是質量就參差不齊了。這種做法也會讓拉夏貝爾的營收毛利率高漲,但是這種經營模式真的適用嗎?
隨著電商時代的發展,加之疫情因素的影響,很多實體店的現狀都不是很理想,許多知名品牌的經營情況也都出現了危機,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企業也都不得不尋找其他的方法實施自救,不然的話,很可能就會面臨“落幕”結局。
隨著南極人的“賣吊牌”業務興起,很多品牌都發現這種經營模式的利潤更大,所以都實施了“品牌授權+經營服務”的運營模式,其中還有知名品牌恒源祥等。這種經營模式最明顯的弊處就是產品的質量很難把控,這樣的話就會導致自己的品牌聲譽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現在拉夏貝爾的處境也是十分的不理想,改變經營模式也可能是唯一出路。
根據拉夏貝爾2019年的年報顯示,*ST拉夏營收14.35億元,同比下降63.7%。線下經營網點數量持續減少,數據顯示,公司截至2018年底、2019年底及2020上半年的線下經營網點數量分別為9269個、5464個和3443個,即在一年半之內,網點數凈減少近6000個。
拉夏貝爾因為在現在的大環境下,也不得不進行線上市場的挖掘,所以后來為了支持公司旗下品牌線上業務的發展,還變更了公布的經營范圍,主要是在服裝、服飾、箱包等原經營范圍基礎上添加物聯網技術服務、軟件開發、互聯網數據服務、品牌設計、品牌管理等。
拉夏貝爾本想以這樣的方式自救,沒想到竟然連續出現虧損,由此,拉夏貝爾還將面對著退市的警告,從未變成了“ST拉夏”。拉夏貝爾在“賣吊牌”模式開啟之后,將會使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品牌、流量及平臺等優勢。
并且,如果不用自己生產產品的話,也就沒有了庫存風險,拉夏貝爾的在線業務就將以獲取授權權益為主,那么這樣的話就大大降低了成本,可以說是“躺著賺錢”,將所有的生產過程全部外包出去,也不再參與在線貨品的設計和采買等環節,如果順利的話,這種模式的確是會給拉夏貝爾公司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但是反觀“南極人”的現狀,在售賣吊牌之后公司的營收的確出現了好轉,但是現在市場上的南極人品牌的產品質量深受大眾的詬病,簡直是“爛大街”,光是網上的直營店就有幾百個,受到很多消費者的不滿。
例如這些品牌在換成這種“賣吊牌”的經營模式之后,品牌的聲譽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從品牌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的話,這種模式并不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現在南極人和恒源祥的產品質量已經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吐槽,還收獲了很多差評,在線上購買的話,根本就不知道哪家是真的,哪家是假的,或許根本沒有真假。
那么,以后拉夏貝爾是否未來的“下場”將和南極人和恒源祥一樣還未可知,但是放在拉夏貝爾眼前的似乎也沒有什么其他可以選擇的道路,不知道拉夏貝爾的相關負責人是否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但是按照現在這種經營模式的發展規律來看的話,對于企業來說,只能解“近渴”罷了,看樣子,拉夏貝爾也要任性到底了。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