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團化”發展成潮流
近日,P2P平臺分期樂對外表示,內部已經完成集團化升級。分期樂此前主要針對年輕人的互聯網消費做分期服務,先后獲得過經緯中國、貝塔斯曼、京東金融等機構投資。近期,其對外稱已經整合公司業務搭建“樂信集團”。
根據信息時報記者梳理,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平臺在今年表示完成了“集團化”發展的整合。早在6月份,積木盒子就稱,已成立定位智能金融服務商的品鈦集團,旗下分別有讀秒、一點基金、積木盒子、企樂匯等子公司。隨后,7月份,位于上海的美利金融也對外宣布完成集團品牌升級。
8月份,原有的P2P平臺銀客網在完成C輪融資的同時,也表示完成了綜合性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的“INK集團”。
10月份,P2P平臺愛錢進表示,其集團化發展戰略的構建已經完成,集團品牌整合為“凡普金科”。
11月,互聯網金融平臺開鑫貸也表示已經完成了“開新金服”的集團整合,將推進私募基金、公墓基金、互聯網小貸等業務板塊,欲走“全牌照”式的發展路徑。
樂信集團創始人兼CEO肖文杰認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已進入到一個盤整期,行業正在經歷著新一輪的變革洗牌。合規、共享、開放是未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集團化模式的發展更利于構建平臺內部的金融生態,將資產端、資金端及用戶端進行全面的整合。

未來將是存量淘汰時期
“目前金融行業的‘全牌照’的發展路徑已經越來越普遍。”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對記者表示,有能力構建生態圈的平臺選擇“集團化”是明智的選擇。
自上述暫行辦法下發后,P2P網貸平臺間競爭加劇,平臺合規成本隨之上升,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逐月下降。目前來看,走集團式發展的模式更能避免觸及監管規定的業務紅線。
根據第三方平臺網貸之家的統計數據,10月份貸款余額靠前的地區有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總貸款余額達到6808.67億元,占全國網貸行業貸款余額的比例為90.94%,而去年同期僅為90.18%。
“可見一年內P2P網貸地區集中度有一定幅度提升的情況,一年內進入網貸行業的資金更多選擇流入這些地區,而這也與這些地區‘強背景’平臺眾多有所關聯,說明資金更傾向于大平臺。”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表示。
“未來合規的大平臺對投資者的吸引效應會隨著網貸行業的逐步規范化越來越明顯。”拍拍貸CEO張俊也表示,前兩年行業的火熱吸引了一大批資本和制度套利者進入,激烈的競爭推高了整個行業的獲客成本和運營成本,很多中小平臺在資金端并沒有線上流量的優勢。而目前,網貸行業的發展已進入優質平臺與巨頭競爭的下半場,未來將是一個存量淘汰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