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上周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有42家家用電器類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業績預告。其中有30家公司預計全年業績將實現增長,有3家公司將實現扭虧。
在近期召開的天風證券聯席會議中,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蔡文娟表示,目前以家電行業69家公司來看,年報業績預披露比例大約是70%,年報業績總覽情況超80%,業績總體表現較為優異。
產業經濟觀察人士梁振鵬認為,受益于房地產市場回暖等因素拉動,2016年下半年家電產品市場需求止跌回升。在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升級的形勢下,中高端產品比重進一步提升,家電企業的盈利能力明顯改善。

三大利好帶動家電企業2016年業績向好
中國家電網記者梳理業績預告發現,家電上市公司把業績向好的原因主要歸結為三大因素: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毛利率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改革運營效率提升,海外市場業務拓展。
海信科龍2016 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44億元-11.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80%-100%。增長原因是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產品毛利率不斷改善,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四川長虹2016 年度業績預盈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3—5.9億元,預計2016年全年業績實現扭虧為盈。增長原因是持續推動產業轉型與結構升級,主業盈利水平提高;深入推進管理、經營和資源分配三方面改革工作,運營效率持續提升。
在家電產業觀察人士劉步塵看來,2016年綜合運用各種經營手段實現企業穩步發展的代表性企業當數美的,而在企業經營管理改革方面比較引人注目的企業則數長虹。
2016年美的集團深入布局國際市場,不斷加大創新力度優化產品結構,同時也在對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尤其是2016年的“三連購”,雖然不會直接在短期內對企業經營、利潤帶來明顯的改善,但是從長遠來看,會對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劉步塵表示,美的極有可能是2016年所有家電企業中經營效果做好的一家。
轉型升級的浪潮下,家電企業各顯神通,公司改制也頗為引人關注。家電產業觀察人士洪仕斌甚至把長虹稱為2016年“最具變革精神”的企業。劉步塵認為,一直以來長虹的國有企業色彩比較濃重,“大鍋飯”模式束縛了企業的發展創新。長虹2016年推動的管理改革、經營改革、資源分配改革,極大的釋放了生產力,并且在經營結果上表現的比較明顯。
企業改制之外,拓展國際市場已經成為中國家電企業轉型變革的重磅武器之一。
美菱電器2016 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億元-2.23億元,同比增長675%-723%。業績增長原因,除了推動變頻化、智能化調整產品結構之外,加強海外業務市場開發和產品線拓展也是一項重要因素。
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16年空調行業銷量10841.3萬臺,同比增長1.9%,出口4792.7萬臺,同比增長9.7%,內銷6048.6萬臺,同比下滑3.5%;冰箱行業銷量7416.5萬臺,同比增長1.6%,出口2685.2萬臺,同比增長11.7%,內銷4730.4萬臺,同比下滑3.3%;洗衣機銷量5950.5萬臺,同比增長6%,出口1835.6萬臺,同比增長7.4%,內銷4114.9萬臺,同比增長5.4%;彩電銷量13424.2萬臺,同比增長9.83%,內銷5525.1萬臺,同比增長7.9%,出口7945.3萬臺,同比增長11.86%。在內銷整體不暢的形勢下,家電出口增長成為了企業2016年業績提升的重要動力。
2017年家電行業痛并快樂著
中國家電網記者梳理業績預告發現,雖然有七成左右的家電企業2016年實現業績預增,但是也有不少企業出現虧損,甚至盈利預增的家電企業中也藏有一些“貓膩”。
其中,萬家樂盈利預增的一項重大原因是,出售全資子公司廣東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 100%股權,取得較大的一次性投資收益。而天際股份實現盈利預增的主要原因則是,2016年收購的新泰材料實現凈利潤約2300萬元,致使公司2016年度凈利潤較上年度有較大幅度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實現公司盈利的方式屬于非經營性收益,不能反映家電業務的運營情況。不過從側面可以看出,非經營性收益致使企業實現盈利的現象說明,許多實現盈利的家電企業實際上家電業務的發展并不樂觀。
2016年出現虧損和業績下滑的家電上市公司,在業績預告中通常把原因歸結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市場銷售疲軟。
梁振鵬認為,不僅在2016年,家電企業在2017年也會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核心元器件采購成本上升以及市場需求不旺的威脅。此外,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家電企業之間的競爭在進一步加劇,互聯網品牌會繼續對傳統家電企業形成沖擊,在企業經營難度加大的情況下盈利能力也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不過,在劉步塵看來,2017年家電企業并非全無生機。劉步塵告訴記者,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家電產品銷售開始進入相對低迷的狀態。經過兩年多的時間的調整,國內市場需求低迷的狀況正在改善,再加上近年來我國家電企業國際化戰略效應的加強,預計2017年家電市場可能會逐漸走出“泥潭”。而且,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消費者的購買力也在逐漸增強、釋放,家電企業有望借助中高端產品打開利潤增長的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