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上廣中,廣州的碳排放量極可能是最高的,”世界資源研究所一位長期研究城市溫室氣體排放的專家告訴鳳凰網。他說,原因是北京和上海都已經把大量污染企業“趕”出了邊界。
廣州成“北上廣”排放最高
“關于廣州市國家低碳試點項目,目前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受廣州市政府的委托,由CDM(清潔發展機制)基金支持,正牽頭開展廣州市低碳發展相關研究。其中一項主要任務就是編制廣州市的首個城市溫室氣體清單(2010年),并在此基礎上對廣州市的峰值和實現路徑進行研究。項目是今年夏天啟動的,目前清單編制還在數據收集過程中。清單將涵蓋能源、工業生產過程、農業、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廢棄物這五大部門的六種溫室氣體,”世界資源研究所相關研究員告訴鳳凰網。
廣州市國家低碳試點項目為期兩年,所謂“碳排放清單”和“碳排放量路線圖”是項目中的一部分。
早在2011年“兩會”期間,廣州市人大代表麥潔華就曾向市政府提交建議,認為應盡快進行“碳盤查”,即“編制廣州市城市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清單”,以全面摸清廣州的碳排放情況。
“當前國外已有紐約、多倫多、東京等城市完成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我國已經有南昌、杭州等城市正在開展或已完成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麥潔華在建議中稱,“通過碳盤查,建立起各個行業和企業的碳排放的基準線,可為我市未來建立溫室氣體總量控制和貿易(Cap and Trade)機制奠定基礎。”
曾經有一些學者自發計算過廣州的排放。2013年,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周健、鄧一榮就曾發表文章,認為2010年廣州市溫室氣體凈排放量為1.6億噸左右;其中二氧化碳占據了廣州市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86%。周健等的研究認為:電力和供熱是廣州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今年7月,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發布的《廣州經濟藍皮書》認為,廣州碳排放總量將在2020年達到峰值。但世界資源研究所稱,他們所做的項目與上述不同,應該會重新計算峰值年份。而所謂“路線圖”,更重要的是將核定各個特定時間的排放量。
不過,據中科院廣州能源所稱,在他們開始做這次國家低碳試點項目之前,廣州市政府沒有正式布置過城市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的任務,所以他們做的是廣州的首個城市溫室氣體清單。
“當然我們也期待著廣州能夠將清單編制工作常態化,為其減排行動政策的制定提供量化支撐,”世界資源研究所如是稱。
據該所透露,廣州對碳排放“摸底”的工作,今年8、9月份已經開始,預計明年上半年可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