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雜交水稻高產高效制種現場觀摩與發展研討會在湖南省邵陽武岡市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湖南省農學會組織專家對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武岡市農業局、長沙市雜交水稻機械化制種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等單位聯合實施的“雜交水稻全程機械化制種關鍵技術”示范進行了現場測產評議。評議結果顯示,我國成功刷新大面積小粒機械化制種產量紀錄。
近年來,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不斷強化雜交水稻制種學科建設,并成立研究團隊,開展雜交水稻制種機械化超高產攻關,以解決我國傳統雜交水稻制種模式存在的勞動力密集、機械化程度低、制種成本高、種子質量不穩定等瓶頸問題,推動我國高產高效雜交稻種子生產。
示范在武岡市鄧元泰鎮馬梓村展開,總面積426畝,涉及品種包括團隊自主研發的小粒型品種卓兩優1126、梁兩優1126等。小粒種既能實現全程機械化制種與種植,還能有效降低農戶用種成本,保障雜交水稻高產優質。此外,示范田還開展了超高產品種爽兩優138的機械化制種示范。
此次攻關示范,團隊利用卓兩優1126開展了大行比分植法機械化制種新技術試驗。專家組在田間隨機取樣調查,畝產種子256.1公斤。此外,團隊還開展了基于梁兩優1126實施的大小粒混播法機械化制種新技術試驗、基于爽兩優138開展的機械化超高制種技術研究,兩品種制種畝產分別達304.7公斤和305.2公斤。專家一致認為,雜交水稻輕簡機械化制種,制種結實率高,制出的種子質量好,是具有廣泛推廣應用前景的制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