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天,科創板在迎來第二批申報企業,截至目前,共有17家企業申請在科創板上市。
27日,又有8家受理的科創企業呈現在科創板上市審核網站,分別為華興源創、微芯生物、特寶生物、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虹軟科技、光峰科技、貝斯達、科大國盾。
其中,華泰聯合保薦2.5家,中信建投(23.23 -3.57%,診股)保薦1.5家(虹軟科技由華泰聯合、中信建投聯合保薦),而虹軟科技由華泰聯合、中信建投聯合保薦,東興、國金、國元、安信各保薦一家。

分行業來看
首次出現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分別為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虹軟科技;2家屬于專用設備制造業,2家屬于醫藥制造業,2家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分地域來看
廣東有3家,分別是微芯生物、貝斯達醫療、光峰科技;江蘇有1家,為華興源創;福建有1家,為特寶生物;安徽1家,為科大國盾;浙江1家,為虹軟科技;北京1家,為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
總體來看,這批企業無虧損企業,每家企業規模比較接近,總資產在7.08-20.73億元之間,總體規模略小于首批受理企業;研發投入占比更高,其中深圳微芯生物科技的研發比重在55%-62%;報告期內經營情況變動幅度小于首批,除光峰科技最近一年營業收入增長72%外,其他企業變動幅度30%左右。但初步分析,該批申報企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場影響力和科技水平。
科創板17家申報企業亮相,市場有一些質疑聲音,指稱“首批申報企業質量不及預期、少見明星企業”等,券商中國記者從接近上交所人士處獲悉,首批申報企業質量并不能完全代表科創板企業水平,企業從申報到最后上市還要經歷問詢、審核、注冊等多重流程,現在談科創板企業質量言時過早,需給審核留足時間,待首批科創企業上市后方能見真章。

第一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
科創板排隊序列增8張新面孔,華泰聯合成大贏家
截至3月27日,科創板上市發行排隊隊伍中已有17家企業,今日,就新增了8張新面孔,這些企業分別是華興源創、微芯生物、特寶生物、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虹軟科技、光峰科技、貝斯達、科大國盾。
分機構來看,華泰聯合保薦2.5家,中信建投保薦2家,而虹軟科技由華泰聯合、中信建投聯合保薦,東興、國金、國元、安信各保薦一家。
綜合來看,華泰聯合可謂大贏家,現在排隊的17家企業,華泰聯合2.5家,中信證券(22.83 -0.61%,診股)(600030)2家,招商證券(16.50 -0.48%,診股)(600999)2家,民生證券2家,中信建投1.5家,長江證券(7.03 -0.57%,診股)(000783)、東吳證券(9.20 -1.08%,診股)(601555)、東興證券(12.90 -1.15%,診股)、國金證券(9.86 -0.50%,診股)(600109)、國元證券(9.72 +0.31%,診股)(000728)、安信證券、國泰君安(18.80 -0.58%,診股)各1家。
這8家企業獲受理,擬融資額超60億
新增8家企業擬融資額超過60億元,最高的為虹軟科技,融資額為11.32億元,最少的為國盾量子,融資額3.04億元。此前受理的9家企業擬合計融資金額為109.88億元。
總體來看,這批企業無虧損企業,每家企業規模比較接近,總資產在7.08-20.73億元之間,總體規模略小于首批受理企業;研發投入占比更高,其中深圳微芯生物科技的研發比重在55%-62%;報告期內經營情況變動幅度小于首批,除光峰科技最近一年營業收入增長72%外,其他企業變動幅度30%左右。但初步分析,該批申報企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場影響力和科技水平。
分行業來看,首次出現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分別為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虹軟科技;2家屬于專用設備制造業,2家屬于醫藥制造業,2家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分地域來看,廣東有3家,分別是微芯生物、貝斯達醫療、光峰科技;江蘇有1家,為華興源創;福建有1家,為特寶生物;安徽1家,為科大國盾;浙江1家,為虹軟科技;北京1家,為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
8家受理公司影子股有哪些?
具體來看,有多家企業備受市場關注,來看影子股:
科大國盾:浙江東方(17.72 +1.90%,診股)(600120)、銀輪股份(8.71 +1.04%,診股)(002126)、神州信息(12.97 +0.31%,診股)(000555)、光迅科技(30.99 +1.24%,診股)
虹軟科技:通鼎互聯(10.80 +0.65%,診股)(002491)、思美傳媒(9.10 -4.11%,診股)(002712)、美盛文化(9.36 +9.99%,診股)(002699)、華昌化工(9.56 +10.01%,診股)
光峰科技:中信證券
特寶生物:通化東寶(17.72 -4.78%,診股)
微芯生物:搜于特(3.44 +9.90%,診股)(002503)、江蘇國信(9.73 +3.18%,診股)
權威回應一:受理即披露,申報企業質量不代表科創板質量
上交所表示,隨著發行人的申報逐漸進入常態化,在第二批集中受理后,上交所將采取“受理即披露”的方式,及時公布企業受理情況。企業的受理通知、公示,將均在受理當日收市后,于上交所官方網站統一進行披露。
針對受理和審核環節的區別,上交所表示,上交所對科創板企業的發行上市審核包括受理和審核問詢兩個主要環節。
在受理環節,僅是對企業申請文件齊備性、中介機構資質等的核對,相當于申報企業獲得了“準考證”,可以進入考場考試,并不表示一定能夠考試通過或獲得好成績。
至于企業是否符合科創屬性、是否符合科創板發行上市條件、在財務上是否有瑕疵等實質性問題,將通過第二環節的審核問詢來實現,在審核問詢過程中,科技創新咨詢委員會也會給出專業咨詢意見。對于目前市場各方較為關注的科創企業屬性等情況,也將會在審核問詢中予以重點關注。
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審核問詢,是在科創板試行注冊制改革的“靈魂”。這樣的審核過程,是一個提出問題、回答問題,相應地不斷豐富完善信息披露內容的互動過程;是震懾欺詐發行、便利投資者在信息充分的情況下做出投資決策的監管過程。整個問詢的關鍵環節均向全市場公開。投資者通過整個問詢過程,對申報企業有了更透徹的了解,給出他愿意“買”這家企業的價格,給企業定價。這就是公眾監督的“合力”所在。
權威回應二:市場質疑質量,還將深入剖析受理企業科創含量
在首批受理函發布后,市場各方對受理企業的科創含量等進行了深入討論和剖析。
上交所表示,這些討論有助于形成市場各方依法履職盡責的市場環境,有助于我們做好后續審核工作。需要指出的是,上交所將在審核問詢中,針對市場廣泛關注的科創代表性、技術能力、企業質量等問題進行多輪問詢,通過充分的信息披露,對企業的定價、發行和上市形成市場化制約。發行人應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信息,保薦機構應對發行人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進行充分論證。
上交所指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資本市場的重要任務,也是立足我國資本市場“新興加轉軌”特征,著力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改革試驗田”。上交所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嚴格按照規定條件和程序,扎實做好申請受理、審核問詢和上市委審議等各環節工作,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特別是要求保薦人準確把握科創板定位,久久為功,不負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