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回購新規出爐以來,A股回購市場便不斷刷新著紀錄,主要體現在上市公司回購數量、回購資金規模兩大指標上。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今年前11個月共有605家公司實施了回購操作,合計回購金額為1063.66億元,這一金額遠超去年。2018年全年,有520家上市公司共計掏出451.22億元進行回購。
今年實施回購的案例中,不乏一些堅定看好自身發展的公司:它們有的頻繁公布回購計劃,更有甚者買著買著就進了自家公司的前十大股東榜。
“最強回購年”
從某種角度而言,回購是公司實力的一種體現,回購金額巨大的公司,幾乎都是實力強大的藍籌公司。
數據顯示,伊利股份(30.25 +0.10%,診股)、中國平安(84.74 +0.08%,診股)分別以57.93億元、50億元的回購規模,在今年的回購市場遙遙領先。其中,伊利股份更是在2個多月內締造了A股史上“最壕”回購。擬使用50億元至100億元進行回購的中國平安,截至11月30日,已累計回購5759.46萬股股份,成交價格為79.85元/股至91.43元/股。
招商蛇口(18.77 +0.70%,診股)、美的集團(56.20 +1.21%,診股)則處于回購大軍中的第二梯隊。繼去年底完成一筆近40億元的股票回購后,美的集團又于今年2月拋出一份上限為66億元的回購計劃。截至10月9日,美的集團第二輪回購已完成上限金額的近一半。
此外,陜西煤業(8.41 +0.84%,診股)和中聯重科(6.02 -0.33%,診股)也分別掏出25.03億元、21.45億元購買自家股份;TCL集團(3.96 +0.25%,診股)(18.94億元)、世紀華通(10.19 +2.31%,診股)(15.81億元)、分眾傳媒(5.64 -1.91%,診股)(15.3億元)、巨人網絡(17.66 +0.97%,診股)(14.68億元)、雅戈爾(6.80 -0.44%,診股)(12.82億元)、恒力石化(14.60 +1.46%,診股)(12.41億元)、蘇寧環球(3.63 +1.11%,診股)(近10億元)、中航資本(4.54 +0.00%,診股)(近10億元)、蘇寧易購(9.96 +0.40%,診股)(近10億元)等9家公司的回購金額則介于10億元至20億元。
蘇寧環球、美克家居(3.97 +0.51%,診股)、冠城大通(3.84 +0.00%,診股)、遠興能源(2.18 -0.46%,診股)、佳士科技(8.17 +0.62%,診股)、思美傳媒(7.45 +1.50%,診股)等18家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占總股本的比例均達到了5%。與此同時,包括長海股份(9.38 +0.86%,診股)、回天新材(10.04 -0.50%,診股)、晨光生物(6.76 +1.35%,診股)、新洋豐(7.89 +1.68%,診股)等在內的44家公司則在今年兩度推出回購計劃。
“買”進十大股東榜
回購,同樣也是上市公司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種方式,部分上市公司通過“買買買”甚至成為了自家公司的前十大股東。
三季報顯示,在605家已進行股票回購的A股公司中,138家上市公司的“回購專用證券賬戶”進入公司前十大股東。其中,格力地產(4.77 +0.42%,診股)、遠興能源、連云港(3.77 +0.53%,診股)、金鷹股份(6.15 +2.16%,診股)、冠城大通、百利電氣(3.40 -1.16%,診股)6家公司的相關賬戶更是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以今年四度進行股票回購的格力地產為例,包括正在實施中的第四次回購計劃在內,截至10月22日,格力地產已經回購股票1.86億股,合計占總股本的9.05%,金額超過9億元。截至11月13日,格力地產又進一步回購了5159.4萬股股份。
早在今年一季度,隨著前兩輪回購結束,“格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便以持股1.09億股、占總股本的5.31%,名列前十大股東榜的第二位。
今年6月14日,第三輪回購完成,該賬戶的持股數量上升至1.466666663億股,占總股本的6.96%,仍為公司第二大股東。隨著公司回購的持續實施,截至三季度末,該賬戶已持股1.71億股,占總股本的8.29%。
此外,銀河電子(3.71 +1.37%,診股)、浙數文化(8.47 +1.32%,診股)、騰龍股份(14.05 -1.82%,診股)、時代出版(7.90 +0.38%,診股)、順網科技(23.15 +3.90%,診股)、寧波韻升(6.35 +2.58%,診股)、美克家居、羚銳制藥(9.99 -0.20%,診股)、玲瓏輪胎(20.69 +2.02%,診股)、金發科技(6.64 +0.91%,診股)、健盛集團(9.09 -0.66%,診股)、嘉化能源(9.97 +1.01%,診股)、國中水務(2.51 +0.00%,診股)、東材科技(4.63 +0.65%,診股)、紅豆股份(3.23 +0.00%,診股)等15家公司也不惜重金,把回購賬戶“買”成了公司第三大股東,回購熱情可謂“一浪接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