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顯示,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為1200萬人,相比2019年的1465萬人減少了265萬人,降幅約18%。
與過去幾年的出生人口數量相比較,自2016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受“全面二孩”政策影響創下小高峰后,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四連降”(2017-2020年)。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七人普數據表明,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已經處于較低水平。這主要受到育齡婦女數量持續減少,“二孩”效應逐步減弱的影響。從2020年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確定性和對住院分娩的擔憂,進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愿。
“我們應當認識到,低生育水平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結果,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響,也受經濟、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后者的影響力在逐步增強。還應該看到,隨著各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尤其是工業化、現代化帶來的人口生育觀念轉變等方面的影響,低生育已經成為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普遍面臨的問題,也將成為我國面臨的現實問題?!睂幖獑凑f。

攜程網創始人、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在11日發布的自媒體文章中表示,扣除二孩的堆積效應,近幾年中國的生育率只有1.1左右,差不多只有更替水平的一半。這個生育水平接近世界最低水平,比日本和南歐國家等典型的低生育率國家還要低很多。
梁建章表示,鼓勵生育是一項綜合工程,包括很多社會政策的改革,其中就包括復雜的教育和房地產政策改革等等。這些政策改革的推出和落實需要時間,短期見效比較快的措施,是給出真金白銀的財政支持,來直接補貼多孩家庭。
梁建章提出,如果中國需要把生育率從現在的1.1提高到日本1.3-1.4的水平,需要花費GDP的2%,如果中國需要把生育率從現在的1.1提高到發達國家平均1.6的水平,需要花費GDP的5%,提高到更替水平2.1,需要花費GDP的 10%。
以2020年中國的GDP總量是100萬億元來計算,GDP的10%,也就是說每年要花10萬億的財政支出。梁建章表示,如果按照中國每年需要多生1000萬的小孩來計算,每個小孩需要給予差不多100萬元的獎勵。這種獎勵可以是現金、所得稅和社保減免,房價補貼等多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