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的回報率持續走低,無風險利率正逐漸消失,使得投資者對投資成本,以及投資有效性的控制顯得尤為重要。這或許是近來年無論美國,還是中國的數字化資產配置得到飛速發展的最主要原因。
不過,同美國發達的資本市場相比,中國的數字化資產配置業務仍受到國內金融市場內部結構限制,缺乏長期的數據表現,在早期以模仿跟蹤美國模式的套路,將面臨不少問題。
數字化資產配置,是根據客戶的理財需求,通過算法和產品搭建數據模型,來完成傳統的由人工提供的理財顧問服務。簡單來說,就是人工智能和投資顧問的結合體,也被稱為智能投顧。
10月30日,《清華金融評論》發布了中國首份關于數字化資產配置的報告。該報告統計,宣稱具有或者正在研發“數字化資產配置”或“智能投顧”產品,以及有類似性質產的互聯網理財平臺已經超過20家。
這些平臺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金融或互聯網企業推出的相關業務,如平安一賬通、京東金融、螞蟻聚寶、廣發證券等;一類是創新型的初創企業,如PINTEC集團旗下的璇璣公司、彌財、藍海財富、宜信投米等。
投資低回報 降低理財成本成關鍵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認為,經濟下行期的中國,金融業也進入了“新常態”:從貨幣角度看,流動性泛濫,貨幣充斥;從收益率的角度看,整體社會投資的收益率都開始收窄,想用傳統工具和方法獲得原有的投資回報,要費勁得多;此外,無風險回報率也在降低,甚至會降為零。
在他看來,出路只有一個:向風險要回報。這也誘發金融資產管理的邏輯,將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領航(Vanguard)大中華區總裁林曉東也提到,未來資本市場的趨勢是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和資產的低回報,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對投資成本的控制顯得尤為重要。領航是美國的一家投資管理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提供者和第二大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供應商。
他舉例稱,假如在過去全球股票回報率在10%—20%,一年付出的投資成本為1%-1.5%,成本占收益的比重控制在5%-10%以內,投資者完全可以承受;如果未來在低回報的市場環境之下,全球股票收益率降為6%-8%,那1.5%的成本就要吃掉20%的收益,此時,數字化的資產配置就能“大顯身手”了。
數字化的資產配置通過互聯網渠道,使得傳統的金融產品去媒介化,從而降低購買成本。林曉東舉例稱,在美國十年之前在銀行購買公募基金或者ETF,一次交易的成本就在2%,而數字化的資產配置一年付出的成本,僅為30個基點的投資顧問非,以及非常低的底層ETF費用。在他看來,這也是數字化資產配置對投資者最大的好處。
上述報告也提及,數字化資產配置背后依托的是大數據,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可以將資產配置的服務門檻,降低到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和新富裕的人群。
前景可期 未來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
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此前發布的《中國資產管理市場2015》:截至2015年底,中國市場管理資產總規模達到約93萬億元,過去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1%,2020年預計將達到174萬億元。
BCG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何大勇認為,未來機器會使得數字化資產配置規模化。他們曾針對1200名客戶做過調研,詢問從財富管理規劃、資產配置、交易、投資部門監控等環節,多少人愿意用數字化的方式來替代?結果有40%的人選擇資產配置和交易兩個環節,其他環節則有25%的人愿意嘗試。
“所以整個財富管理市場,至少有25%的部分是可以用數字化資產配置去解決的。”他判斷稱。
上述《數字化資產配置報告》還提到,中國數字化資產配置業務呈現三大發展趨勢:1、早期切入市場以模仿跟蹤美國模式為主;2、數字化資產配置業務受到國內金融市場內部結構限制;3、財富管理機構成為數字化資產配置業務發展的主導力量。
按照美國2010年發展數字化資產配置業務,中國2014年開始引入計算,兩者起步的時間相差不多,但發展呈現不一樣的模式和路徑。同美國相比,中國的外匯管制,對于全球化資產組合模式形成了重大的限制;中國互聯網公司沒有投資咨詢、基金代銷等牌照,存在較大的法律合規風險。
此外,模型是智能投顧業務中最重要的一環,任何精美的模型都依賴于歷史數據,而中國恰恰缺乏長期的數據表現。在林曉東看來,這是中國發展數字化資產配置的一大挑戰。
不過,璇璣公司CEO鄭毓棟對騰訊財經表示,作為大類的資產配置,中國A股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債券市場也有蠻久的數據,如果不糾結于個股的選擇,仍然有很多的數據可以使用。璇璣公司是2016年新成立的數字化資產配置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鄭毓棟看來,真正大的挑戰在于,美國已經有很多很成功的應用,比如有很多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中國相對太少。
截至2015年底,美國的ETF產品已超過1500只,管理資產規模超過2萬億美元,但同期中國的ETF僅有127只,規模不足5000億元人民幣,且多數為指數型ETF,缺乏債券型及商品型ETF。
鄭毓棟向騰訊財經介紹,為此他們開發了用于篩選能夠擬合大類資產市場走勢的主動管理型基金系統,可以短暫通過模擬和量化的方式,從一些非被動的產品里選出和被動擬合得比較好,費用比較低的產品,應用在中國尚不太有效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