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延長石油延安能化公司輕油加工裝置(ACO)首次連續運行達到3個月,乙烯、丙烯產量分別為2.2萬噸和1.79萬噸,雙烯收率從原來的43%提升至50%以上。
該公司40萬噸/年輕油加工綜合利用裝置采用國外引進技術,技術含量高、流程復雜、操作難度大,2018年9月投料試車。但受原料性質變化等因素,催化劑性能未達預期,反應油氣急冷器結焦影響,裝置無法長周期滿負荷運行,雙烯平均收率遠低于設計值59.5%,影響整個系統物料平衡。
該公司成立科技攻關小組,多次與專利商、設計院、*分析討論,2019年10月實施了反應油氣急冷器后增加油急冷器等多項技改,再生器稀相超溫、反應油氣急冷換熱器結焦等問題均得到解決,為裝置長周期安全運行提供了保障。隨后通過對不同性質的原料進行優化配比,他們及時調整操作參數,合理控制反應深度,精心操作裂解爐。
“雖然ACO裝置是國內首套,開車過程極其艱辛復雜,但我們通過技術改造、優化操作、精細管理,今后可以實現第一階段連續運行6個月的目標。”延安能化公司輕油加工中心經理張志堂表示,目前裝置運行平穩不斷刷新記錄,同時利用自產輕烴替代部分外購燃料油,節省外購燃料油用量,并通過調整新鮮堿液用量,日節省新鮮堿液約19噸,初步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據了解,該裝置是國內首套烴類催化裂化裝置,改變了以往高溫蒸汽裂解的工藝路線,采用催化反應技術,在低溫條件下生產乙烯、丙烯等高附加值原料,降低了能耗及二氧化碳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