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正在經歷著歷史罕見的波動。4月份的紐約原油出現了罕見的“負油價”,5月份則經歷史上最大月度漲幅85%。面對劇烈市場波動,化工企業紛紛改變經營策略,探索風險應對策略。
6月18日,大商所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化工產業(期貨)大會”上,與會專家對于今年下半年行業不確定和企業管理價格風險的訴求大大增加。
數據顯示,今年2至5月,大商所化工品種法人客戶成交量較上年同期增長217.6%、持倉量增長43.05%。這顯示,在市場風險激增的關鍵時期,更多化工企業進入期貨市場“避風港”,積極利用期貨市場來規避價格波動風險。
當前,我國化工期貨已發展成為全球交易最活躍、最有特色的化工板塊。下一步,大商所將確保LLDPE、PVC、PP期權平穩上市,研究開發純苯、LDPE等新品種。同時,鑒于我國化工品大量進口、國際化屬性強的特點,相關能化期貨品種將引入境外投資者,支持和鼓勵更多合格的境外投資者參與國內商品期貨交易。

疫情之下油市波動性明顯增強,中國成為油價反彈的關鍵動力
“全球石油需求出現快速復蘇,中國是復蘇增長的最大動力。“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所所長戴家權表示,在全球疫情最嚴重的4月份,全球石油需求同比下降2500萬桶,而5月份環比增長達到450萬桶,6月份環比情況會進一步改善?!拔覀冾A計三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又會重新回歸供需基本平衡,甚至如果極端一點情況,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因為三季度石油需求環比大幅提高,至少應該在每天1500萬桶水平以上?!?/p>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石化處副處長趙文明表示,從化工品類上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聚烯烴的進口國,進口總量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而且主要是來自于聚乙烯的驅動。因為下游塑料制品、服裝制品是中國商品出口非常重要的一個品類,也是拉動國內石化產品需求非常重要的動力。
“疫情帶來的油價波動明顯增強,市場風險凸顯。”信發集團有限公司銷售部總經理倪永紅說,低油價導致乙烯法成本優勢凸現。2020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之后,對今年的乙烯法產生較大的影響,在原油價格低于50美元/桶后,乙烯法企業成本優勢將體現的尤為明顯,3-4月份的原油價格低于30美元,使得乙烯法的成本大幅度下降。
受海外低價貨源沖擊,國內聚氯乙烯(PVC)供求面帶來極大影響,一季度出現大幅度下降,由年初6800元的市場價格最低跌至5000元?!盎ば袠I利潤出現快速下降,虧損面加大,今年虧損面達到約30%。”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培超表示。
法人客戶成交量激增2倍多,更多化工企業進入期貨市場“避風港”
在市場風險激增的關鍵時期,期貨市場“避風港”的作用凸顯。產業客戶積極利用期貨市場來規避價格波動風險。今年2至5月,大商所化工品種法人客戶成交量較上年同期增長217.6%、持倉量增長43.05%。

“自從大商所塑料品種期貨上市以來,國內化工產品的金融工具越來越豐富,在整個金融產業鏈上可操作避險手段更多了。”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銷售分公司副總經理王昭君說。自2007年首個工業品種——線型低密度聚乙烯期貨上市以來,大商所陸續上市了聚氯乙烯、聚丙烯、乙二醇、苯乙烯和液化石油氣期貨,實現了固體、液體、氣體石化產業鏈品種的全覆蓋。
目前,我國化工期貨已發展成為全球交易最活躍、最有特色的化工板塊,大商所長期保持著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貨市場地位。7月6日,大商所還將開展聚丙烯、聚氯乙烯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三個化工品種期權交易,為化工產業構建更加完整的風險管理工具體系。
與此同時,參與能化期貨交易的法人客戶數增長迅速。2019年,大商所能化產業法人客戶數已超過7000家,PVC、乙二醇等品種法人客戶持倉占比超過50%。此外,液化石油氣期貨自今年3月上市以來,在疫情蔓延和原油價格大幅波動期間,法人日均成交量達15.88萬手,日均持倉量達4.22萬手,市場功能初步顯現。
市場規模上,大商所塑料、液體化工、氣體能源三大能化板塊協同發展。2019年,大商所能化類品種單邊總成交量2.72億手,其中塑料類期貨成交量占比70%,液體化工類占比30%。日均總持倉量約133萬手,較2018年明顯提升;塑料類期貨占比76%,液體化工類占比24%。實物交割方面,大商所能化期貨交割業務順暢有序,2007至2019年累計交割187.9萬噸,交割率不超過0.5%,LLDPE、PVC、PP交割量及交割率均呈現下降趨勢。
北京四聯創業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廖承濤表示,今年產品價格大幅波動,期貨成為對沖的一個核心手段,國內外壓力巨大,我們公司很多時候都和期貨價格進行捆綁銷售,尤其是4月份的時候,內外價差非常大,使用交易所基差交易等方式來平倉,有效化解線下交易風險。